本文的眼:
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
朱广沪内心最大的梦想或许就是——
有朝一日能回到2005年10月的德国汉堡……
最新的新闻描述是:昨日杜伊突然造访国足的时候,朱广沪对其“视而不见”。
事实上这多半是可以理解的一种情形——在眼中已经塞满了郑智、孙继海、邵佳一、董方卓的时候,朱广沪的余光自然所剩无几。
不日前在厦门乘车离开球场被激动球迷追击飞踹的一幕,是朱广沪一年多以来广遭诟病的高潮体验,是往其伤口上撒下的一把盐,还好,以郑智为首的海归如期而至,又像是为朱广沪独品的苦咖啡里撒下了一抹糖。
2005年10月13日那一天是一道分水岭——在此之前朱广沪统领的是“中国队”,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更像是“中国二队”。不仅是舆论球迷对这样的一支中国二队信心全无,即便朱广沪本人也大体有着硬着头皮的真切感受。
在朱广沪的记忆里,2005年10月13日的德国汉堡一直是一个充满快乐与希望的精神家园——所有征调的国脚悉数奔赴帐下且没有任何伤病的困扰,得以排出了一个最最完整阵容。
那场中德之战中国队的首发阵容是——李雷雷/季铭义、李玮峰、杜威/孙祥、李彦、郑智、李铁、孙继海/邵佳一、谢晖。尽管最终德国人凭借一粒点球主场1:0获胜,但中国队全场比赛踢得风升水起,上半场孙祥反击中的大力远射和董方卓完场前抢点的头球中柱,都无限接近破门得分。
汉堡之战朱家军赢得国内球迷的交口称赞,朱广沪也因此踌躇满志雄心勃勃,只是其无法想象的是,从此那支完整的中国队再也没有重现,无米之炊成为朱广沪心有不甘又难以启齿的一份莫大痛楚。
如今朱广沪终于等来这一天,或者准确说中国球迷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时隔一年半之后,中国队将再一次以接近完整的阵容出现在广州,向脱大入亚的澳大利亚人发起一次有力的挑战。
尽管海外球员中孙祥的因伤缺席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遗憾,但李玮锋临战前的回归也算是一份意外之喜,郑智、孙继海、邵佳一近期在欧洲都有着不俗的表现,董方卓也处于上升势头,加之山东鲁能的国脚们士气正旺……中国队看上去拥有了实现一次爆发的无限可能。
需要朱广沪定夺的细节还有很多,4-4-2还是3-5-2?鲁能锋线组合是保留还是打破?孙继海是前卫还是后卫?郑智是前腰还是后腰?邵佳一是边路还是中路?董方卓是主力还是替补……
17名在欧洲效力的球员、11名德国世界杯的国脚,澳大利亚人对比赛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中国队因此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将蕴涵着的莫大的机遇——不论战而胜之,还是表现出色,含金量皆可谓十足。
中澳之战是压抑已久的朱广沪谋取咸鱼翻身的一次绝好机会,是证明过去一年多中国队战绩不佳并非是其执教无方而只因军无大将的一次绝好机会,也是中国男足借近期良好的势头一举改变羸弱疲软形象的绝好机会;甚至有着“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属性。
心在广州,梦回汉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