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眼:
娱乐的本质其实就是“耍猴”,目的只有一个:让观众看着高兴;
区别只在于——街上耍给你钱,电视上耍给你收视率……
全民娱乐的时代,现在。
电视是俗文化,俗没有什么不好,关键在于俗得好不好玩。
大陆的娱乐节目很多时候不好玩,源于登上娱乐舞台的人大都不愿意把自己当猴子,人人都想当耍猴的人;殊不知,倘若满台都是耍猴的人而没有被耍的猴子,观众还看个P啊。
别管您是什么星什么牌,上了娱乐舞台您就是一只猴子,等待被耍——被给你舞台、给你银子的主办者耍。
陈道明、姜文、王志文几乎从来就没出现在任何一个全民娱乐的节目中,为什么?呵呵,一来他们无需要那些舞台;二来即使他们来了有人敢耍他们吗?
所以我比较欣赏那些在娱乐舞台上甘当猴子的人——在被耍中展示自己可以耍猴的本领;我最不欣赏的是那些既然上了台还不情愿被耍的人,就像题图里的景象——你都装扮成猴子的样了,还不甘心地非要耍耍“人”。
眼下火热的《舞林大会》也好、《名声大震》也罢,节目设计依然没有脱离耍猴的本质,与以往《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相比,无非换了一些更有名的猴子而已——原来耍的是“吕梁山的猴子”,现在耍的是“峨眉山的猴子”。
对于节目的策划者,以耍猴为己任肯定是没错的,能不能耍出一点技术含量才是关键——含而不露地让舞台上的猴子在浑然不觉中被耍,而不是一上来明摆着告诉人家:今儿可要耍你啦,ARE
YOU READY?
所谓娱乐精神,说白了就是甘当猴子的精神,比较低级的猴子只能做到“把我的悲伤留给自己,你的开心让你带走”;高级一些猴子则可以做到“咱们那个老百姓呀,今儿真高兴”。
古人云:“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而今娱乐节目的参与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则是:独耍耍,与人耍耍,孰耍?
我们都不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我们都是一只等待被耍的猴子……
前一篇:[成长记录]圣诞节新造型
后一篇:圣诞不就是找个机会乐一下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