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眼:
1991年。长沙。广场。一位算命的老太太。她说:“你将来用嘴吃饭”;
我笑着回应:“谁吃饭不用嘴啊?”
这是繁忙的一天,也是说话的一天——上午在凤凰卫视录节目,中午在北京电视台录节目,下午又参加了一个电视节目的策划会……一天下来,我大概说了有8万字的话。大体相当于说出一部中篇小说。
北京人称说话多的人为“话痨”,和鲁迅笔下的华小栓得的“肺痨”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我一个人的时候绝少说话,您还别笑我这说的是废话,生活中很多人恰恰习惯于自言自语。我大学一个寝室的一位哥们平时一天到晚几乎不说一句话,但他却经常可以说上一宿的梦话。他最著名的一句梦话是——“你马上给巩俐打个电话,就说我正找她呢!”
第二天开始他便拥有了一个新的绰号——“艺谋”。当然是我给他起的了。
扯远了。回到第14小节。
已经忘记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信命的了,只记得最初的时候我根本不信。15年前长沙的一个夜晚听那位老太太算命的那会,我还开玩笑和她逗咳嗽呢;直到两年后我蓦地成了电台节目主持人,才真正开始意识到那次算命原本充满着很强的严肃性以及前瞻性。
像我这般大的人从小就不断听说“破除迷信”,在我看来迷信就是“装神弄鬼”;只要算命的人没“装神弄鬼”,我就不把其当作迷信,所以渐渐就信了。
我觉得人是有命运的;换句话说,我以为人生是一个定数。其实许多表面上不相信命运的人却可以接受的一些普遍的说法,比如“该是你的就是你的”或者“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等等,殊不知这些本身就体现着某种“命运的安排”。
我时常会在深夜入睡前回忆起前半生,所有的经历像一部电视连续剧,我发现其中确实有规律可循,以至于每一集只要有个开始,就可以按照规律推算出它的结尾——不论开始得多么的好或者多么的糟,结局总不会太好,当然也不会太差。
有大师说,我的“命”不错,但“运”一般。刚好与之吻合。
这种生命的规律给我带来的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不管遇到多么艰难的事情、身处多么严峻的境地,我再不会有丝毫的悲观以及恐惧——我知道最后的结局即便不会有多么美好,却也肯定不会有想象的那么惨痛。
有人开始诅咒了吗?呵呵,没用,白耽误工夫,不信走着瞧。
我不认同“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命运和性格不是谁决定了谁的关系,命运和性格都是由天注定的。
年轻的时候曾经有过抱怨自己“运气不好”的情形,但现在已经不再去思索类似“假如我的运气再好一点,我一定能如何如何”这样的问题,没用,白耽误工夫,不如踏踏实实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更何况,我已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最近几天连续遇到两位星相大师,其实他们都很年轻,在各自研究的领域却也都很有造诣。我认真聆听他们对我命运的描述,并牢记在心……
现在,我热切盼望着2036年能早一点到来。
呵呵,天机不可泄露。

前一篇:大学毕业生起薪调查揭示了什么?
后一篇:刘翔成为中国人偶像的另类解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