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眼:
前进的方向
已渐渐明确
杜伊和他的一干中国弟子
在路上……
如果说中国国奥首战伊拉克,杜伊较好地解决了一些过去经常困扰中国足球的固疾,诸如“领先后不会踢球”、“进攻没有明确的套路”、“以少打多便龟缩防守全线被动”以及“下半场体力严重不支”等等,那么,中国国奥次战与马来西亚的比赛,杜伊又至少初步解决了两个类似的问题,一是,提升了球队的战术稳定性;二是,失球后没有出现丝毫的慌乱。
以往中国各级国字号球队普遍存在着两场比赛之间、甚至上下半场之间面目全非、判若两队的传统,而中马之战,尽管所面对的对手与首战遭遇的伊拉克不论从整体实力到战术打法有着极大的区别,但中国国奥还是坚持了以我为主的原则,在中伊之战中所体现出来的诸多可喜的进步,在此战中依然持续地有所显现——比如,进攻中注重地面配合,同时在边中结合、长短结合、快慢结合等方面也做得不错;
这种情形的出现,一是基于中国国奥主力阵容已经彻底锁定;二是基于杜伊的战术思想与要求已大体深入人心;两者共同的作用之下,确保中国国奥在中马之战展现出了较强的战术稳定性,而这种战术稳定性恰恰是一支球队走向成熟的最最重要的一个先决条件。
马来西亚人在下半场扳回一球的时候,实际上是本场比赛中国国奥所面临的一个多少有写意外的、却也是十分有意义的考验;盖因当时中国国奥仅以2:1领先一球,时间也刚到第65分钟,以往的中国各级国字号球队在类似的情形之下经常会出现一阵兵慌马乱,场上有的球员继续进攻,想着扩大比分;有的球员则只顾防守,想着保住胜果,战术思想上的不统一往往会造成三条线严重脱节,继而被士气高涨的对手趁势再度破门,导致类似“黑色N分钟”式的反胜为平甚至反胜而败的出现。
令人欣慰的是,中马之战在对手将比分追成1:2之后,在马来西亚人更为猛烈的一轮进攻中,中国国奥丝毫没有重蹈昔日覆辙的迹象,而是选择了坚持既定的打法,以攻对攻连续在对手门前制造杀机,在仅仅7分钟之后便再一次洞穿对手的球门将比分扩大为3:1,并借此一举奠定了最后的胜局。
相比于3:1的结果,相比于两战两胜的战绩,中国国奥真正有意义的收获正在于:通过杜伊的调教有方和球员的自身努力,以战术稳定性的提升作为最重要的标志,杜家军正给人们留下着更像是一支训练有素、打法明确、自信从容且拼劲十足的成熟球队。
如果考虑到上述的一切均发生在塞尔维亚人入主中国国奥不到50天的时间里,单纯从这一点上说,杜伊此前的工作被视为卓有成效并非一份过分的褒奖。
当然,杜伊可以帮助中国国奥确立稳定的阵容、明确的战术,甚至可以让球员保持充沛的体能和斗志,但显然不是所有的问题杜伊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彻底解决——比如至少他无法做到让沈龙元将那两次绝好的射空门的机会化为两粒进球;再比如,他也无法做到让王大雷在面对对方那记任意球的时候保持足够的警惕,这些更多的都只能靠相关球员自己去领悟与提高了。
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中马之战,90分钟之内中国国奥错失了太多太多的得分机会,临门一脚本身就是一个世界难题,指望杜伊药到病除不那么现实;其实,杜伊能做的只是通过强化训练和战术指挥让中国国奥在比赛中可以赢得更多的进攻和射门的次数,在此基础上再寄希望于场上的球员从中去有效地把握了。
通过亚运会两场共180分钟的比赛,如果简单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一个已经渐渐明确的前进方向,杜伊和他的一干中国弟子,在路上……(完)
最新更新:南方报业的一干人,你们有完没完?
前一篇:南方报业的一干人,你们有完没完?
后一篇:姿势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