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不能无耻到如此地步
新闻
不能虚假到如此地步……
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
做过10年的足球记者,按说对假新闻早已熟视无睹。这两三年不写新闻了,也不在一线采访,再看到什么新闻懒得去辨别真假,也无从辨别真假。
说某些记者只给采访对象打了个电话,通话时间最多三五分钟,第二天却能在报纸上整出一个三五千字的“人物专访”,这事倒是经常听说——把新闻当小说写,据说流行ing。
听说过的毕竟只是听说,眼见的方为实。最近刚好亲身经历了两件事——黄健翔客串说相声和杨晨迎娶新娘子,过后再看到铺天盖地的相关新闻的时候,唯有感叹:时下假新闻确已泛滥成灾!
《重庆X报》一位见习记者无视演出视频和台本,公然编造出一则题为——《黄健翔又出麻辣言论讽刺李咏染发是央视特例》的稿件,列位看官——
“曾身陷“解说门”的黄健翔,近日在德云社举办的10周年庆典上又出麻辣言论,讲相声讽刺同为央视主持人的李咏染头发,称他是中央台的特例。
黄健翔和董路在庆典上讲《不说足球说相声》时,提到央视主持人。黄健翔说道:“央视主持人不能染头发,不能留长头发,你知道不?”董路回捧说:“可我看你们台《倒霉52》《非常三缺一》那位主持人,怎么又染发又留长发呢?据说值好几个亿,估计一根头发就值两万吧。”黄健翔答道:“两万?那是白头发!黑的至少5万!那是我们台的特例,人家不是贡献大吗?值好几亿呢!能不对人好,让人染发留长头发吗?”
两天之内国内有上百家网站包括几十家纸媒竞相转载这一假新闻,甚至有媒体记者还跟进采访李咏所在的节目组乃至央视有关部门打探后续反应,更有惟恐天下不乱的某些娱乐写手在博客上对此新闻背景加以“幕后分析”,类似《黄健翔为什么要拿李咏“砸挂”?》、《黄健翔为什么对李泳恶语相向?》等等等等,煞有介事如跳梁小丑一般;
《北京X报》一位体育记者显然没有收到杨晨婚礼的请柬,又不甘心收手不写,于是根据此前其他报纸的报道东拼西凑,婚礼当天在自家报纸上整出了一则“新闻”,您看看这身临其境的描述——
“今天上午,前国脚杨晨在香格里拉酒店与相恋多年的女友刘珊珊,步入了婚姻殿堂。李金羽、郑智等众多国脚、新老国安将士、蓝狮俱乐部队友以及谢亚龙等足协官员都来道贺,而工作于总政文工团的女方的亲友团阵容也很强大,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副总导演张继钢、著名歌手阎维文等人,文体明星云集,喜气洋洋……”
事实是,婚礼那天郑智有事根本没有达到现场,包括张继刚、阎维文两位“娘家人”也各自因公务在身而缺席。短短的一百多字,有名有姓提到的所谓参加婚礼到场嘉宾一共才5个人,其中就有3个属于杜撰,60%的虚假比率还能再低吗?
两则假新闻的制造者,前着是“娱记”,后者是“足记”,编假新闻的手法一般低劣,却又同样不以为耻。仅仅是近期我亲身经历的两个新闻事件,就已经浮现出如此众多的假新闻,难以想象全国每天出那么多的新闻事件,又该有多少假新闻层出不穷,又该有多少读者蒙受欺骗呢?
奉劝那些编假新闻的人一句:您没在现场,就别非要写出“现场感”好吗?您没弄清楚,就别非要写出“事实真相”行吗?
当然,有一些“假新闻”的出现还算是相对可以理解,比如南方某报刊登了一张所谓“杨晨和妻子刘姗姗”的先前照片,照片上的女主角根本就不是刘姗姗,大概因为是侧脸,编辑没看清导致张冠李戴;可上述几乎无中生有的白纸黑字,被冠以“新闻”就显得有些过分了。
说白了,新闻写得好坏最多是一个职业技能的问题,而新闻写得真假则完全是一个职业道德的问题。
“一个人可以在一个时间欺骗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时间欺骗一个人,但永远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其实,一则新闻也是如此。
前一篇:[图片]虚惊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