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网上闲逛,偶然看到《重庆X报》的一则新闻,标题是《黄健翔又出麻辣言论讽刺李咏染发是央视特例》。现全文转发(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作者的名字以汉语拼音字母代替)——
本报讯 曾身陷“解说门”的黄健翔,近日在德云社举办的10周年庆典上又出麻辣言论,讲相声讽刺同为央视主持人的李咏染头发,称他是中央台的特例。 黄健翔和董路在庆典上讲《不说足球说相声》时,提到央视主持人。黄健翔说道:“央视主持人不能染头发,不能留长头发,你知道不?”董路回捧说:“可我看你们台《倒霉52》《非常三缺一》那位主持人,怎么又染发又留长发呢?据说值好几个亿,估计一根头发就值两万吧。”黄健翔答道:“两万?那是白头发!黑的至少5万!那是我们台的特例,人家不是贡献大吗?值好几亿呢!能不对人好,让人染发留长头发吗?”记者继而从央视获悉,对于主持人着装、发型都有严格要求,染发是更不允许的。(见习记者吴YY) |
短短的二三百字的消息,描述得活灵活现,还全是“直接引语”,只不过不仅新闻主体张冠李戴,新闻内容更是胡编乱造;真搞不懂,这段相声的台本已大白天下,连演出视频也公之于众,一切都是和尚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写新闻的人怎么还选择公然造假呢?
在这则新闻中,演出中徐德亮说的台词变成了我说的,我说的台词变成了黄健翔说的,即使黄健翔说的台词也被越俎代庖添油加醋了。
如果这位记者当时就在现场,那么唯一能证明的是您的听力或者记忆力确实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这位记者当时没在现场而是后来看的台本或视频,那么唯一能证明的就是您的职业技能存在明显的欠缺;如果这位记者当时没在现场过后也没有看台本和视频,那唯一能证明的就是您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存在极大问题。
您不能因为自己名字的汉语拼音缩写是YY,您写起新闻来也必须跟着“YY”吧?您更不能为了报纸有的炒做,您写起新闻来就一定要搬弄是非有意挑起事端吧?
相声里当徐德亮开场说到“这不是健字辈的大腕——黄健翔嘛!”的时候,黄健翔有句很搞笑的台词:“您别突出那个‘健’字行吗?”
我现在倒是很想对这位见习记者真诚地说一句话:既然是见习记者,您突出一下那个“见”字行吗?
——所谓眼见为实。(完)
附:相关演出台词
黄:我们那规定多了,主持人不允许染发、男主持人不许剃光头、不许留长发、不许留胡子、不许……
董:等会。可我看你们台那个《倒霉54》《非常三缺一》那位主持人,怎么又染发又长发呢?
徐:就是啊,据说身价好几十个亿呢,估计一根头发就得值两万吧。
董:两万?!两万那是白头发!
徐:那黑的呢?
董:三万!
黄:那要是彩色的呢?
董:……五万!
黄:你们别起哄了!人家那是因为贡献大,特批的。哪行哪业还没有个特例啊。再说了,主持人的发型,只要适合自己的脸型、体型,观众喜欢就好了。
董:那倒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