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眼:
徳罗巴的进球是一道分水岭
之前是优雅尚存
之后是混乱无度……
谁乱了巴萨的阵脚?A:德罗巴;B:里杰卡尔德:C:两者皆是
如果面对这样一道选择题,我宁愿单选B!
德罗巴的进球发生在第47分钟,但里杰卡尔德随后一系列的举动给人的感觉那更像是发生在第77分钟!
失球后仅仅10分钟,荷兰人便用伊涅斯塔换下了范布隆特霍斯特,阵型由4-3-3突变为3-4-3;紧接着3分钟之后,久利又换下了古德约翰森,从此,巴萨正式拉开了自乱阵脚的帷幕。
久利上场是为了加强边路的进攻,但古德约翰森的下场又削弱了中路的抢点,小罗全然不在状态,根本无法深入到对方门前,梅西也一直在外围寻找着突击的机会,即使法国边锋能够形成底线传中,谁又能担当门前包抄抢点攻门的任务呢?难道指望特里或着卡瓦略吗?
自相矛盾的人员和战术调整,巴塞罗那的进攻陷入到几乎是史上最为混乱的形态之中,除了久利的位置相对固定在右边路之外,其他中前场球员包括哈维、德科、伊涅斯塔的跑动轨迹无一例外全像粒子一样无章可循——这绝不该是巴萨这支球队所应该呈现出的艺术形态。更像是一次彻头彻尾的赌博运动。
里杰卡尔德的“小我”在第74分钟用奥莱格换下场上队长普约尔的时候暴露无遗——普约尔没有受伤,否则他不会奔跑着退场;而其走出球场时候嘴里的那句西班牙国骂更直接体体着对主教练这次换人的不满——是的,普约尔对德罗巴的进球负有责任,但当时球队正在为扳平比分而倾尽全力急需加强进攻,里杰卡尔德居然把最后一个也是最宝贵的一个换人名额用在了后卫线的调整,这意味着什么?
惩罚普约尔吗?可那是一个惩罚球员合适的时间和场合吗?难道是为了借此向全世界人宣布普约尔是“罪魁祸首”?那岂不是主教练推卸责任的一种自私与软弱吗?
变阵+换人,什么却都没有能够改变——小罗无奈何望着天,叹叹气把头摇;梅西的眼神中流露的是一份茫然空洞,久利在边路以永动机的样子做着无用功;哈维和德科则频频犯规竞相领取着黄牌……巴萨没有能够重复上一轮对不来梅时的补时进球的奇迹,因为——切尔西不是不来梅,更因为此战落后的巴萨比上一场落后的巴萨还要混乱一百倍!
不管此前,不论今后——类似切尔西和巴萨这样的球队,再交手100场也可能是100个不同的过程与结果;单单以这一个90分钟双方实战的表现衡量,切尔西人胜利理所当然——相比于对手,穆里尼奥的球队更坚韧,更完整,更理性,也更富有一种战斗到底的精神。
博拉鲁兹几乎完全冻结了小罗,阿什利·科尔对抗梅西有些吃力但兰帕德不时伸出着援助之手;而埃辛除了两次反击中分球环节出现一些问题之外,整体表现可谓完美;别忘了还有马克来来和巴拉克,两人在中场一次一次的抢断为蓝军创造了一次一次就地发动快速反击的机会。
当然,这个夜晚更应该属于德罗巴——上半场最后阶段争抢中被埃德米尔森的肘部击中面门,场外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头晕目眩几乎摇摇欲坠却坚持留守场上,这是切尔西战斗精神最直观而充分的体现,那记世界波般的进球更像是上帝被感动之余给予其的一份奖赏。
里杰卡尔德是整个巴萨军团中最先头脑发热的那个人——显然赛前其低估了本场比赛的难度
,我甚至怀疑他根本就没有认真思考过类似“一旦先失球后应该如何应对比赛”这样的问题,以巴萨的整体实力,丢球后尚有43分钟的时间可供追平比分,真的必须迫不及待放出胜负手发动一场所谓的乱战吗?
慌乱导致急躁,急躁导致矛盾,矛盾导致混乱,混乱导致完败——客观说,巴萨没有被切尔西攻进第二、第三个球已经属于一份幸运了,根本不该再有什么太多的遗憾。
一场与小组出现干系不算太大的比赛,“搏”不是不可以,但本场比赛里杰卡尔德的“搏”是失去足够理性的“搏”,因而尽显一股浓烈的“孩子气”。这股“孩子气”集中体现在换下普约尔的举动——那像不像是一个孩子打碎了花瓶之后,抢先把另一个孩子推到大人的面前并高喊着“不是我干的!”
没有人会把这场“非典型性失败”当作是巴萨的世界末日,毕竟只是一场小组赛且还是客场,回归主场的巴萨也许在两周之后就可以迅速完成复仇;但真正的反思应该留给里杰卡尔德——如果他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才是这场完败的第一责任人的话,那么,4天后的西班牙国家德比就随时可能让巴萨沦为“一仇接一仇”,“一愁接一愁”……(完)
最新更新:主持新浪名博论坛搞笑对白大集合
点击返回:董路博客
前一篇:解说切尔西巴萨巅峰对决备忘
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