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眼:
如果这是一场战斗的话,那么如今独角戏的结局恰好揭示了所谓诗人的现时处境——他们真正的敌人其实只有他们自己……
昨日接受某电台文化栏目的连线采访,现将采访核心内容集结如下——
提问:有诗人称当初韩寒挑起这场有关现代诗的争论,目的在于为其即刻发行的新专辑炒做造势。你觉得呢?
回答:如果真是为了炒做,韩应该选择一个更具知名度的人、更具广泛性的事来下手吧?
你认识韩寒吗?
回答:不认识,我说过我连他的小说都没有读过一本。我和他最近的地方就在新浪博客总流量排行榜上——他第2,我第7,上下距离不到3厘米;
不过你的确被归进了反对现代诗战团,且有诗人暗示这是你和韩寒、李承鹏有意识的组合。
回答:永远不要低估诗人的想象力,当然,也不要太高估。
那么你认为这次网络风波只是一个偶然事件吗?
回答:第N次世界大战都可能是偶然的,何况网络上这样的小打小闹了。
你觉得这次“现代诗之争”与较早前的”韩白之乱”有什么区别吗?
回答: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任何人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不会是相同的;对我自己而言,所不同的是上次我并不认可韩寒,而这一次我不认可诗人;
不认可什么。
回答:我从来不接受脏话大面积出现在大家都能看到的文字里;至于泼妇似的人身攻击更没意思,下三烂的玩意儿。
那么观点呢?
回答:在网络上有真正正确与不正确的观点吗?你能想象一个破口大骂的人的观点能具有什么说服力吗?
你对诗歌了解多少?
回答:小的时候背过《唐诗三百首》,长大了读过徐志摩、顾城、海子等人的诗,算了解吗?
赵丽华、沈浩波、伊沙的诗呢?
回答:在此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前两者的存在,至于伊沙,我一直以为他是一位民间写足球评论的高手呢,因为几年前我们曾经同时在《足球》报上开专栏。
那么在了解了他们的诗歌之后呢?
回答:谈不上了解,粗粗看过一些;感觉不尽相同——有的觉得恶心,有的觉得搞笑,当然,也有的会引发一些思考什么的,更多的是没感觉。
你认为这次现代诗与现代诗人被恶搞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回答:您能不能在“现代诗”和“现代诗人”前面同时加上三个字:“一部分”;
为什么?
回答:如果当初韩寒写的第一篇相关博客中有这三个字,也许诗人们不会像被集体点燃的爆竹。
你认为韩寒的修辞对后来争论的升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回答:当然,如果一个外国人公开说“中国人素质很差”,反应是一个样子;而如果他说的是“一部分中国人素质很差”,反应肯定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诗人很敏感?
回答:是人都敏感,诗人更强烈。
回到刚才的问题,什么让一部分现代诗和现代诗人遭到了恶搞?
回答:在绝大多数普通人心中,“诗歌”和“诗人”的概念都是万般神圣的,而当人们突然发现在“现代诗歌”和“现代诗人”身上都找不到这种神圣感觉的时候,恶搞成为必然。
你的意思是,当今“诗歌”与“诗人”已经变得廉价了?
回答:难道不是吗?与此类似的一个例子是:“摇滚”,只要任何人拿着把破吉他用破锣嗓子喊上几声,就美其名曰——“摇滚”,公众最后的反应当然也只能是“我要你滚”了。
有人认为诗人的愤怒类似于《皇帝的新装》在网络上被剥下。
回答:他们和“皇帝的新装”里的皇帝还是有区别的,典故里的那个皇帝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没穿衣服。
诗人们似乎一直在强调着诗歌的“自我属性”。
回答:也许诗歌应该是自我的,但自我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过度的自我,为了自我而自我,最终“神圣的”变成自我了,而不再是诗人或者诗歌本身了。
诗人们提出了“保卫诗歌”的口号,你以为如何?
回答:相比之下,我倒是觉得关注这场争议的大众更像是在“保卫诗歌”,而一部分所谓的诗人更像是在“保卫自己”。
保卫自己?
回答:他们认为自己是“诗人”,自己写的就是“诗歌”,但更多的人认为诗人不应该是他们那样的人,诗歌不应该是他们写出来的诗歌。其实所有的矛盾根源就在于此。
你认为诗人们正在团结一致投身这场争论吗?
回答:团结一致?不是吧。我看到几位活跃的诗人都在争先恐后和“废话诗”、“下半身”、“裸体秀”划清界限啊!可问题在于:即使你不是“废话诗”、“下半身”、“裸体秀”,也不能代表人们对于某些现代诗和现代诗人的抨击是错误的啊!
这种对诗歌的不同理解有没有文化程度、文学造诣的差别呢?
回答:客观说有,诗人们大体上受过高级教育,读的书要比常人更多一些,文字水准也更高一些;同时,我认为他们的生存方式、生活理念乃至性格心理也有别于常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
你指的是做为人的“矛盾情结”?
回答:他们是不彻底的自我者,神不似甚至形也不完全似——孤独存在、游走四方,豪情万丈,洁身自好……这些都是真正伟大的诗人的形态,而所谓现代诗人中的一部分显然做不到这些,比如有的“诗人”在博客上一边发着“保卫诗歌”的贴子,一边还挂着卖书卖文的告示;有的诗人生活中一边强调着灵魂高飞,一边勾引着文学女青……傲,并龌龊着。
那么你认为现代诗歌和诗人真的没有必要存在吗?
回答:有没有必要的讨论本身没什么必要,存在即合理,只是有的存在和没存在没有什么两样而已。
赵丽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网络上被恶搞的诗都是她几年前写的。
回答:我想问的是,如果真正是好的有价值的作品种类,为什么几年前还写,现在怎么就收手不干了呢?不会是担心自己优秀的作品太多了,群众消化不了吧?换句话说,作为诗人,你自己都开始不耻的东西,公众对此表达出一份不耻,有什么不正常、不合理的吗?
你认为现代诗人与诗歌本身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联?
回答: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继承和发扬中国诗歌光荣的历史和传统,他们的作为和作品损害了公众心目中“诗人”和“诗歌”的形象,其实,他们如果不把自己称为“诗人”、不把自己写的称为“诗歌”,而是用一些新的概念来形容自己和自己的作品,比如用“行人”代替“诗人”,用“行话”代替“诗歌”,我不认为会有更多人像现在这样一来在意这件事;而当一部分诗人自己对诗歌都缺乏足够尊重的时候,你想象一下,谁还会去尊重他们所谓的诗歌呢?
好象诗人们已经宣布他们打赢了这场战斗。
回答:真好笑。我记得韩寒几天前好象也这样单方面宣布过。呵呵,我们果然都无愧于“阿Q的子孙”。有必要非得论个输赢结果吗?又有什么真正的输赢结果吗?不就是你说“你能把我怎么着”,他说“你能把我怎么着”嘛。难道生活中没有过什么属于自己的胜利,所以只能抢着在网络上宣布自己是胜利者?
不过现在的情形是,诗人们还在穷追猛打,而反对一方,比如你,韩寒、李承鹏都没有再写相关的帖子回应。
回答:我不了解其他两人的想法,也从来没就此事与他们有任何形式的沟通;我不再写是因为我觉得什么事情点到为止挺好,当初我摹仿赵体诗只是觉得很好玩,回复沈浩波的那篇也是因为对方点了我的名字在先……诗人想怎么写诗就怎么写,我不是诗人也一样,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想写了就不写。
所以这场战斗也成为了诗人的独角戏了。
回答:极度深刻的一个结局,人们并不是不敢去和他们做对手,而是他们真正的敌人其实只有——
他
们
自
己
……
尾巴:口舌之争,脸面已撕;口水四溅,台面已湿。散会!

前一篇:偶然又听到这首歌
后一篇:抢沙发(图片大搜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