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眼:
但他不该是一只替罪羊
同样的以多打少
吴金贵相形见“拙”……
鼻子、眼睛、鼻子、眼睛、鼻子……在被上海申花球员戏称为“城乡结合地”的韩国全州,场边吴金贵面对大比分落后的尴尬形势,一只手不停地在自己的脸上摩挲……
一周之前,在双方首回合比赛终场哨声吹响的时候,1:0获胜的吴金贵双手掐腰,那副喜悦的神情给人感觉即使不是整个世界都踩在其脚下,至少半个世界是有了。(如题图所示)
李玮锋的红牌发生在李玮锋身上像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一样正常无比,他无疑是上海申花惨遭淘汰的罪人,但后面必须加上“之一”。实际上,首回合韩国全北现代队中先后有两个“李玮锋”因无谓的犯规被红牌逐出场外,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成为全北现代的罪人——因为,他们还有一位果敢的主教练和9名勇敢的队友拼命帮两人弥补着过错,挽回着损失。
李玮锋是可悲的,也是可怜的——可悲在于其不冷静的不断行为屡犯不止,可怜在于其犯下错误后无人帮助收场,以至于终成“恶名远扬”和“替罪羔羊”。
11打9的上海申花小富即安再无进球,11打10的全北现代大开杀戒连进4球,这不仅是两种不同的战术思想,更是两种不同的境界追求。吴金贵相形见拙,无话可说。
一周前面对上海球迷的嘘声四起吴金贵曾祭出“吴氏饮料理论”——“球迷就是这样,没水喝的时候想喝水;有水喝的时候又想喝饮料。”
我愿意在此重复前文中的一段表达:“乍听起来,‘吴氏饮料理论’颇为形象也不无道理,但有一点吴金贵似乎有所忽略,即主场作战又多打两人,球迷渴望申花多进哪怕一个球,这样的要求是不是真的过于苛刻?是不是真的是球队力所不及呢?换言之,如果你原本可以让球迷喝上‘饮料’,最后却只让球迷喝上了‘水’,那么球迷有所不满也当在情理之中……”
是什么把“饮料”先变成“水”,最后又变成了“马尿”呢?
“若想书写新的历史,首先需要的是借鉴历史——有足够的经验教训值得上海申花汲取——近有大连实德主场取胜后客场被全北现代逆转翻盘的惨痛,远有中国队无数次在平局即可出线的形势下前功尽弃的惨败;
对于上海申花而言,保持平稳的心态还是最为关键的一点,你可以不怕韩国人,但你必须对韩国人逆境中时常显露出的那种爆发力提高足够的警惕。依据以往的战例,重大比赛中国球员经常因自信而松懈、因紧张而失常,或因领先而保守、因落后而急躁,如果不能彻底解决好心理的问题,那么,1:0的微弱优势在一秒钟之内就可能化为乌有,继而在此消彼长中失去对比赛的控而制导致失败乃至崩盘。”(上述两段文字同样是赛前一篇相关文章中的段落。http://blog.sina.com.cn/u/46e815bb010005g7)
并不是在证明什么,只不过是在陈述事实。实际情况是:11打9不会踢,10打11也不会踢——如果说前者造成了“饮料”和“水”的区别,而后者就只能铸成“水”和“马尿”的区别了。
试想,如果首回合上海申花能抓住千载难逢的人数优势继续加强进攻,2:0取胜而不是1:0小胜,即使今天2:4败北依然可能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很遗憾,德国人扬克尔最后时刻奋勇拼杀所攻进的一球,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吴金贵的脸上。所以,场边吴金贵的手只能一直在自己的脸上不停摩挲——鼻子、眼睛、眼睛、鼻子、眼睛;像水、饮料、饮料、水、马尿……
今夜他乡,我不知道学院派出身的吴金贵是否还能祭出一些新的理论,比如“吴氏人数理论”——“足球比赛,最难的不是10打11,而是11打9。”(完)
相关链接:关于李玮锋——那一抹永恒的红色
点击返回:董路博客
前一篇:那一抹永恒的红色
后一篇:参加《夫妻剧场》被剪掉的三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