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眼:
也许是回光返照
英葡之战
埃里克森做到了一名主教练所能够做到且应该做到的一切
不论过去几年里的埃里克森有多么懦弱、多么昏庸甚至多么愚蠢,也不论英格兰在此前对厄瓜多尔时候的演出有多么丑陋;如果足够客观,我们需要承认其在英格兰对葡萄牙这场世界杯1/4决赛中的表现是值得称道的。
“为什么不打4-4-2?”这是指责埃里克森的人习惯性的质问。
那么请问,让克劳奇上场与鲁尼组成前锋线,中场的五名球员中谁下?
贝克汉姆吗?1/8决赛如果不是他的一脚任意球破门,英格兰也许早就被厄瓜多尔点球淘汰了;
乔·科尔吗?姑且不说其有过一脚漂亮的远射得分,其在边路的突击过去几场一直在英格兰的进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杰拉德吗?此前其有两粒进球,重要的是,即便是他的“情敌”做主教练也不可能将其放在替补席上;
兰帕德吗?是的,这位切尔西铁人的状态一直没有达到最好,但其在前4场比赛有过27脚射门,这样的数字难道可以被轻易地排除在首发阵容之外?
哈格里夫斯吗?他是本场比赛中表现最为出色的英格兰球员。启用其司职后腰甚至是埃里克森最闪光的一次用人。
事实上,在长时间受兰帕德和杰拉德并存问题困扰之后,埃里克森的4-1-4-1阵型终于找到了一条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以哈格里夫斯为单后腰,协助后卫线防守,为一并解放其身前的“双德”创造了条件。本场比赛“杰帕德助攻传球,兰帕德门前抢点”,这一景象出现过至少三四次。虽然没有修成正果,但这样的阵型及人员安排应该被认为是有的放矢。
在本场比赛过程中的换人上,埃里克森最大的亮点就是在下半场6分钟不顾贝克汉姆的极力阻拦将受伤的其果断换下,换上了19号伦农。伦农上场之后,利用其在右边路的快速突破,英格兰的进攻顿时大为改观——不仅获得了多次的角球、任意球,而且还形成了几次绝好的得分机会,只是由于临门一脚的欠缺没有将比分改变。
下半场17分钟鲁尼意外红牌下场,不利形势下,埃里克森用克劳奇换下乔·科尔也是及时有效的决策。克劳奇上场后,其在前场的空中头球摆渡以及背后控球,让处于被动的英格兰队在反击中有着明确的目标,一度也让葡萄牙的后防线出现了漏洞。
长达近一个小时的10打11,英格兰能将0:0的比分坚持到120分钟结束,这虽不是什么奇迹,但至少属于难能可贵;试想,假如本场比赛双方交换角色——如果是英格兰在长达1小时的时间里多打一人却始终无力破门,即使最终点球取胜,埃里克森以及英格兰球员真的能赢得盛赞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就需要承认:是埃里克森的指挥和英格兰球员的发挥,才让多一人的葡萄牙人在120分钟只内没有能够取胜,甚至本方球门还有多次可能被攻破的危险。而这一切难道不是埃里克森的作为吗?
至于英格兰再度倒在互射点球,那不应该和主教练有太多的关系。埃里克森让英格兰赛前几天连续练习罚点球,已经算是未雨绸缪了;
埃里克森执教英格兰总体上或许是失败的,但单纯就本场比赛而言,其对英格兰的出局几乎没有任何的责任。他做到了一名主教练所能够做到且应该做到的一切。
英格兰被点杀,就将本场比赛一切失败的原因统统归结于埃里克森身上,我以为这样的结论不是客观的,甚至有些欲加之罪的感觉。
也许瑞典人只能感慨于命运的捉弄了——在战术、用人、换人等多个环节中大体准确及时外加大胆果断的时候,失败却悄然降临了。
埃里克森不是神,不可能提前知道鲁尼会将黑脚踏向对手,也不可能预知手下战将中的哪些人会将点球射丢……那不是一名主教练能做到的,甚至上帝也做不到。
我以为,即使是回光返照,也应该用“一场正确的指挥收获一个悲剧的结果”来形容埃里克森在“最后一战”中的表现,才是相对公允和客观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