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根廷人是真摔还是假摔?足球距离互罚点球还有多远?

(2006-07-01 14:23:14)
我不知道这个论调是悲观的还是乐观的 
 
我以为迟早有一天足球会直接变成互罚点球
 
阿根廷人是真摔还是假摔?足球距离互罚点球还有多远?
 
 
2001年9月1日。阿曼首都马斯喀特。十强赛中国队客场战阿曼。比赛结束前10分钟,中国队以1:0领先但场上形势吃紧,此时首发阵容中的李宵鹏受伤,米卢派一名替补球员上场。
 
就在这名替补球员站在中线处等第四官员举换人牌的时候,其身后中国队的教练席上传来低沉而急切的声音:“骗点球!”那个声音的主人知道平时这位球员就有着这样的“一技之长”。
 
4分钟之后,这位替补球员果然在对方禁区内带球时猝然倒地,主裁判吹罚点球,范志毅一蹴而就,中国队2:0顺利胜出。
 
事后电视慢镜头显示:假摔。多年以后谈及此事,点球制造者苦笑着说:“我当时进了禁区只有一个想法——摔,不管真假。”
 
那一刻的禁区之内有假摔,那一刻的中国足坛有欢呼。
 
……
 
阿根廷人罗德里格斯的一次摔倒究竟是真还是假,在今天这个凌晨成为德阿大战后争议的焦点——阿根廷人认为是“真摔”,德国人认定是“假摔”。
 
裁判专家的鉴定迟迟没有出来。估计也是因为一时无法判定真假,或者怕说出来挨骂。
 
有一点是肯定的,在足球场上,既然中国人能做到的,那么不论是德国人还是阿根廷人都能做到,且水平更高。“假摔”如今早已变成了一项足球专业技术。就像是舞台上的“假唱”也分低水平和高水平之分,说实话,你若平日不认真揣摩,上了台还真对不好口型。
 
假摔越来越多,越来越逼真是一个事实,原因很简单:可能得到的利润大且付出的成本又低。这和市场上假名牌的大行其道有着一曲同工之妙。
 
“我一见你就笑”是歌词,“你一碰我就倒”是现实——裁判的眼睛是肉长的,碰撞的过程是瞬间的,球员的演技是高超的,摔倒的真假是难辩的,任何的判罚都是争议的。
 
平心而论,当拉姆铲球的动作还没有完全舒展开来的时候,罗德里格斯已经开始展开身体向地面拥抱而去了。周星驰的电影里有句名言:“其实我是个演员……”
 
我丝毫不怀疑阿根廷人在足球场上的天赋,但因为我不是阿迷所以我没有把其当作完美无瑕的偶像——连过6人是马拉多纳干的,上帝之手也是马拉多纳干的;赢巴西3:0是阿根廷人干的,给巴西队的饮料里下蒙汗药也是阿根廷人干的。
 
所以,真摔也许是阿根廷人干的,假摔也可能是阿根廷人干的。
 
还是互罚点球相对或者说接近公平。罚点球的时候只有假动作,没人去假摔。一般摔了都是真摔,像那一年脚下打滑的小贝以及前些日子的齐达内。那是真摔,也是真衰。
 
互射点球是真正的PK,所谓真正的PK就是愿赌服输。
 
遗憾的是,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只愿赌不服输。
 
如果想让足球远离有关真摔、假摔的争议,看上去只有两种方式:其一,一旦赛后通过技术手段认定有球员故意假摔,直接处以停赛若干年的重罚;其二,让什么90分钟、120分钟都见鬼去吧,比赛一开始直接互射点球,先罚进100个的一方恭喜你获胜了!(完)
 
 
新近更新: 
 
 
 
 
 
          
 
 
 
 
 
 
 
 
 
 
 
 
 
 
点击返回:董路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