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开始相信黄健翔能够打进1/4决赛

(2006-06-29 03:50:47)
本文的眼:
我开始相信黄健翔能够打进1/4决赛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现在是2006年6月29日凌晨3:50。太阳还没有升起,但终会在天边升起。

在过去的两个小时时间里,我至少打开了100个网页以及新闻链接,当然,都是关于黄健翔“解说风波”的,我看到了漫天飞舞的各类传说,以及无数个版本的正剧、闹剧抑或喜剧、悲剧。

在过去的两天时间里,我有着沉重复杂的心情,且一度因此而悲观失落,我之所以这样不是或者准确说“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名字叫做“黄健翔”的朋友以及同行的身陷旋涡,只是我又一时无法确定那样的失落心情到底又是为了什么。

也许,我只是不希望看到一个“不该发生的故事”最终将带来一个“不该出现的结局”吧

我浏览到我可爱的纸媒同行们又纷纷开始展开了丰富的想象——“黄健翔提出辞职”、“黄健翔被央视除名”、“黄健翔已经回国”以及“澳大利亚大使馆反应强烈”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很遗憾,多少年过去了,假新闻写得依然是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我浏览到英国路透社就“解说风波”所做出的跟踪报道的第二篇,其中有这样的内容“正在准备澳大利亚总理约翰-霍华德访华的北京澳大利亚使馆的一个发言人表示,她并没有发现使馆里有人在抱怨黄建翔的解说。”

坦白讲,一天前黄健翔诚恳的“公开道歉信”以及央视倾力的“正名”是在积极弥补着“解说风波”在对待澳大利亚足球上的过失,我以为在这一点上的所有努力应该已经得到了澳大利亚人充分的理解和谅解。

我们也许低估了澳大利亚人心胸的宽广,对于一个历史上与中国没有任何“盘根错节”的友好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崇尚自由、民主、人权的国度,我相信澳大利亚人不会因为一名中国足球解说员在激情解说中某些言语使用上的失态与失礼过分追究纠缠;更不会愿意看到一名中国足球解说员因在激情解说中某些言语使用上的失态与失礼而失去自己的一份工作——尤其在其诚恳而及时的道歉已经公开发表的情形之下,尤其在民意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中国球迷对其“激情解说”的某些失误表示理解的情形之下。

我以为,路透社引用的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发言人的淡然表述可以印证上述的判断。

事关重大的外交事务并没有引发不可收拾的风波,想象中央视上下原本紧张的神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舒缓,接下来的工作恐怕就是密切关注国内舆论的动向了。实际上,“解说风波”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舆论呈现一边倒的新闻事件——《道歉信》发表之前,“挺黄”与“扫黄”的舆论比例大概五五开,而在《道歉信》发表之后,有更多的人对黄的过失有了更多的谅解;而绝大多数人转而开始关注黄个人在此风波后的命运走向。

截止今天6:30,新浪网友调查-您是否支持黄健翔继续解说世界杯赛事

我开始相信黄健翔能够打进1/4决赛

截止今天11:15,新浪网友调查-您是否支持黄健翔继续解说世界杯赛事

我开始相信黄健翔能够打进1/4决赛

从某种层面说,黄健翔的一段“四失解说”(张斌代表央视的定义)让看上去与本届世界杯无关的中国在世界杯期间拥有了一则受到广泛国际关注的“世界杯新闻”——路透、美联、法新、安莎等世界知名大通讯社都将此见诸报端,且实施跟踪报道是肯定的,而“风波主角”黄健翔个人的结局也注定将成为跟踪报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于是,如何处理好“解说风波”以及如何处理好黄健翔本人,势必也将成为一件影响重大的“大事”。显然,这期间慎重权衡是有必要的,简单粗暴是不明智的。

一天前,我在那篇题为《假如黄健翔身边坐着张路》的博客中表达了自己对央视世界杯转播中前后方人力分配不甚合理、前方三名解说员疲于奔命造成身心俱疲、情绪不稳的看法。(次日凌晨顶替黄健翔解说法国/西班牙一战的刘建宏,在比赛结束前齐达内进球后的描述中便出现了莫名的哽咽现象)。

我始终坚持我所陈述的是一个事实,任何人只要冷静下来设身处地地着想一下,就可以对黄等解说员“孤独战斗”在德国的艰难性给予充分的体会;

同时我坚持以为在这场“解说风波”中,央视相关机构负有着一定的责任。假若央视领导能从人性化的角度分析这场“解说风波”具体成因的话,我愿意相信他们同样可以给予当事人黄健翔一定程度的理解和宽容。

凭心而论,黄健翔需要为自己解说中的过失承担相关的责任,《道歉信》体现着这样的一种承担,停说法国/西班牙之战也体现着这样的一种承担;问题在于:这样的承担是否一定要以“彻底封杀”为终极表现形式呢?

“和谐社会”是我们正在努力追求的目标。“允许人犯错误,也允许人改正错误”应该是“和谐氛围”的一种具体表征——毕竟还有许许多多的普通观众欣赏黄健翔的解说,毕竟培养一名深受观众喜爱的解说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尽管黄健翔和你我一样,自身还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有待改进提高。

我只是一介草民,我相信有权决定如何处理此事件的人都比我拥有着更高的理论水平,更高的认识水平,更高的管理艺术以及更为广阔的胸怀,一定能最为妥善地将这场“解说风波”处理成为可能实现的最好的结局。

同时,我也愿意相信黄健翔本人能充分汲取经验和教训,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起来。

就算是“带罪立功”吧,在这个北京的凌晨、德国的夜晚,在两个小时的浏览与思考之后,尽管我无法知晓德国和阿根廷两者中谁能在1/4决赛中胜出,但我开始相信风雨过后、引以为戒的黄健翔能够打进世界杯的1/4决赛,甚至随后还将继续向柏林挺进;我开始相信那份美好的和谐,伴随着时代的脚步正在向我们走来!

即使只是一个梦,我也愿意相信——在梦彻底破碎之前。

……

后记感谢您的阅读。我想您一定发现了,在这篇文章里我使用了许多个“我相信”和“我愿意相信”这样的字眼;是的,我写下上述的文字和感受,不是在爆什么“猛料”,也无从有什么“内部消息”,我只是觉得我们总要去相信些什么——因为,一个没有任何相信的人群所能够折射出的只能是一个无比悲哀的现实。

我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一个现实。您呢?(完)


新近更新
 
 
 
 
 
 
 
 
 
 
 
点击返回:董路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