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眼:
世界杯的残酷属性
已经清晰浮现在
波兰人怅然远去的背影里……
这个北京时间的凌晨,两场地激烈的比赛,两个最后一分钟的进球,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如果说突尼斯最后时刻的进球还是一种“追平”,那么3个小时之后德国人最后时刻的进球则已经完全演绎成为一种“追杀”。
波兰人,准确说应该是顽强不屈的波兰人最终在德国人的“追杀”中猝然倒下,尽管其还有着一丝小组出线的可能,但那不过是理论上的——如果所有的理论都能指导实际,也就不会有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呼喊声了。
全情投入的CCTV前方解说员在诺伊维尔进球的时候高声朗诵出了又一句的经典口白:“虽然这粒进球来得有些晚,但却是那么的及时。”
是的,也许德国人的进球来得有些晚了,只是与此同时,残酷也来得有些早了——仅仅是小组赛第二轮的第一场比赛,就已经有人要提前告别这刚刚开始的豪门盛宴了。莫非盛宴原本就只属于豪门?
波兰人走错了第一步——首战败在厄瓜多尔脚下,实际上就只能面对更为凶险的第二步了;与德国队一战,平局对波兰人小组出线的意义随时都可能为0,假若厄瓜多尔第二轮击败哥斯达黎加,即使波兰人在小组赛最后一轮也能战胜哥斯达黎加,但小组赛最后一轮德国人对厄瓜多尔只需一个平局就足以与之皆大欢喜携手出线,这是很简单的计算和很必然的现实。
于是,你尽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比赛最后时刻10打11的劣势中,波兰人没有选择密集防守而还在拼命投入进攻;德国人的进球方式不是围攻而是反击,波兰人被击中——子弹从前胸射入而不是后背。
这是一场战争,有战争就有战术,克林斯曼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的战术决定,被其换上场的两名替补球员完成了制胜的进球;
这是一场战争,有战争就有死亡,波兰人几经挣扎也没有能够抵挡死神的降临,不过他们还是留下了令人肃然起敬的一份悲壮;
波兰人也不必过于悲伤,回家的路上“你永远不会独行”——未来的每一天,一个个残酷的故事都将像今天一样讲述出来,让人来不及惋惜甚至来不及送行。
幸福与不幸在足球场上向来是守衡的——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对于东道主的世界杯之旅也许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两战积得6分出线几无悬念,小组赛最后一轮对厄瓜多尔将成为例行公事,德国战车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甚至还可以根据不同形势选择不同的方式淘汰对手……一切都是那么的尽在掌握。
德国人用最后时刻的一记绝杀以及99%提前出线的一份喜悦宣布:欢乐的世界杯已经落幕了,残酷的世界杯已经开始了。
而作为看客的我们又该如何呢?套用前方解说员的语言:还是“抓紧时间慢慢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