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足过程优于结果

(2006-06-04 02:58:55)
本文的眼:
 
一俊遮不了百丑的时候
国足过程优于结果
 
1:4的失利
 
似乎也不该遮住——
 
中国队的全部努力……
 
当瑞士人把中国队当作世界杯假想敌的时候,实际上中国球迷的心中也不觉有着一份遐想——在距离世界杯开赛很近的一个时间,在距离世界杯举办地很近的一个地方,与一支世界杯参赛队同场竞技……暂且就当作是中国队参加的一场“世界杯小组赛”吧?
 
当然,结果很遗憾,中场前后9分钟之内的三粒失球还是让惨败像闪电般袭来了。
 
有一些事情确实需要足球专家告诉我们,比如瑞士队有4名主力没有出现;而有一些事情也的确无需要听从足球专家的提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眼睛,比如,中瑞之战并不是一场儿戏,瑞士人很认真地投入到比赛之中。
 
中国队在比赛的最后一刻终于攻破了瑞士队的球门,你可以说那是因为瑞士人大比分领先之后的松懈,但你同时无法否认的是:中国队在大比分落后的逆境中选择了坚持到底。至少这样的一种精神体现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单纯从比分上看,1:4几乎抵达了我们心理承受的极限,不过,这样的结果多半是两支球队整体实力的真实对比;且如果你经常观看中超联赛就足以洞察:中瑞之战的比赛节奏与对抗程度是场上那些中国国脚极少经历过的,从这一层面上说,这是一场“奥拓”与“奥迪”之间的竞赛。
 
面对强敌,朱广沪放弃习惯的5-3-2而祭出了4-4-2阵型是一种勇气可嘉的行为,表明其正在努力追求着攻守平衡;尽管4-4-2并没有阻止中国队的大比分失败,但请顺便记住这一天——或许是对中国队未来的战术构建具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天。
 
我不是足球专家,只是尝试表达自己的一点感觉:我以为中国队在全场比赛2/3左右的时间里、在由守转攻这个重要的环节上踢出了自朱家军组建以来自身的最高水准;与此同时,中国队在进攻中也表现出了有别于以往对阵强队时更强一些的组织性和整体性。
 
让我们回到这场比赛的技术统计:射门中国队7次,瑞士队13次;前场任意球中国队6次,瑞士队8次;角球中国队5次,瑞士队6次。后两项数字可以从一个侧面显示:这并不是一场场面上完全一边倒的比赛,中国队也并没有一味死守,在许多时间段里双方呈对攻之势。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队曾经与西班牙、爱尔兰以及德国等欧洲强队交手,也曾在比赛中形成了一些可以得分的机会,但几乎全部来自于——定位球和快速反击两种手段;而今天对瑞士队一战,韩鹏接肇俊哲开出的任意球头球击中门柱是一种定位球进攻的发扬,此外,中国队获得了几次有威胁的射门多半是在阵地进攻中、由多名球员整体配合压上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与以往那种被动挨打中大脚开球发动快速反击的攻击有着近乎本质的区别。
 
最典型的一幕发生在上半场最后时刻,中国队在前场左路组织进攻,经过中路倒脚转移到右边路,助攻的右后卫徐云龙插上底线传中,此时瑞士队门前的防守已经出现了很大的空当,中国队一名球员在小禁区线前俯身鱼跃冲顶偏出球门,按照以往中国队的进攻习惯和进攻力度,门前有人抢点最多只能是李金羽或韩鹏两名前锋,但实战中却是徐亮!
 
右边后卫下底传中,左边前卫抢点攻门,这是中国队努力追求整体进攻的一种可贵的信号。
 
在失败的结果因实力的悬殊无法改变的时候,或许我们更应该注重一些过程。我们应该看到中国队的某些进步,即使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感觉,至少也可以从瑞士人的反应中体察出一些什么,比如上半场瑞士球迷曾把嘘声送给了长时间无法破门的主队,比如瑞士后卫多次拼命用身体阻挡着中国队的射门,又比如中国队进球之后瑞士主教练那若有所失的表情……所有这些令对手不快的场面都是缘自于中国队的积极努力。
 
中国队的问题还有很多,即使今天的比赛踢成1:2乃至1:1,问题依旧会有很多;短时间内,中国队根本无法和瑞士队相提并论,最重要也是最现实的恐怕还在于:自己与自己比较,是否能够逐步体现出某种进步和提高。
 
对于中国队来说,中瑞之战比董方卓的那粒进球更有价值的是——以4-4-2阵型为代表的一种追求攻守平衡的正确的战术方向,以及场上球员坚持不懈一拼到底的精神斗志。(完)
 
 
          相关链接http://blog.sina.com.cn/u/46e815bb010003mo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