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董路
董路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1,367
  • 关注人气:224,1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国安的脚步为何如此沉重?

(2006-03-30 12:40:53)
分类: 一点点足球
本文的眼:
 
沉重的脚步
北京国安的脚步为何如此沉重?
 
像背着一座大山
 
北京国安
 
已失却应有的风范……
 
 
世界上有一些球队领先就不会踢球了,有一些球队落后就不会踢球了,当然,还有一些球队不论领先还是落后都不会踢球了,更有一些球队不领先不落后的时候还是不会踢球。
 
中超连续两个主场,北京国安都是在1:0领先之后变得不会踢球了——先是被上海联城以2:1翻盘,后又被武汉光谷1:1追平。以往曾经拥有的“主场龙”的荣誉称号,现在已经成为了受之有愧。
 
北京国安肯定不是中超的一流强队,否则不会12年呼喊“永远争第一”却始终没能夺冠问鼎,也不会二三十名球员中只有陶伟一名现役国脚。不过,你依然感觉北京国安完全有理由踢出更具技术含量的比赛,不是说必须赢球,只是即使不能赢球也应该在球场上展示出可以展示的风格与特点。
 
比较方知差距。与前四轮先后遭遇的四个对手——青岛中能、上海联城、深圳金威以及武汉光谷相比,北京国安在主力阵容的个人能力上均占据上风——
 
前锋线上,科内塞是匈牙利国脚,高大卫资历虽浅,却也曾经有过入选中国国少的履历;
 
前卫线上,陶伟是现役国脚,甚至近期还是中国队的主力;隋东亮1997年就曾经入选过国家队,也算是身经百战;杨璞先后入选过米卢、阿里汉以及朱广沪执教的国家队;李尧也曾多次入选国家队;杨昊是前国青队的中场核心还戴过队长的袖标;
 
后卫线上,穆萨是来自阿根廷的外援,徐云龙是参加过世界杯的中国队主力,周挺和张帅都入选过国家队集训、比赛;而门将杨智不久前还在朱家军中出没……
 
就是这样的一个基本阵容,肯定不能与连、沪、鲁三大夺冠热门媲美,却也有足够的资本与其他11支中超参赛队比肩。以武汉光谷为例:除了郑斌以及吉奥森、吉奥克斯两名外援有些名头来头之外,其他类似曾诚、杨昆鹏、蔡曦、李昊、周熠、王文华、吴鹏、张辛昕、姚翰林等上场球员,大抵属于名不见经传,若单个站出来与北京国安的那些国脚、前国脚们相比,几乎是不可同日而语。
 
足球比赛当然不是一对一的对抗,不过球员的个人能力毕竟是追求整体战术的基础。京汉之战,武汉光谷形同于给北京国安上了一堂90分钟的战术课,尤其在整体进攻环节上,武汉人有组织、有套路、有节奏的表现让北京人无组织、无套路、无节奏(概括起来就是“三无产品”)的所谓进攻相形见拙、几近无地自容。
 
北京国安暴露出的问题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想赢怕输的心理在作祟的原因——领先之后担心鸭子飞了,一味退缩力求保住胜利果实,以至于被对手压制导致前功尽弃;而更大的问题应该还是在训练的方式方法以及制定的战略战术的上存在着疏漏。
 
还有一点,很长时间以来,这支球队内部一直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每场比赛每个失球的过程中,总结得失的时候总要不自觉地找出一至两名因失误筑成大错的“罪魁祸首”,然后等待他们的十有八九就是“我和冷板凳——不得不说的故事”。这样的做法看上去是在纠正错误、警钟长鸣,但实际效果却是,让更多的球员无形中产生了一种畏惧感——不敢再出现任何失误以免被打入冷宫。
 
于是,我们看到的北京国安渐渐就成了这样的一种形态——比赛中(除非大比分领先胜局已定),场上绝大多数球员都在努力避免着皮球在自己的脚下更多地停留,不敢个人带球突破、不敢谋求短传配合,甚至不敢尝试传威胁球,得球就赶紧传给别人或干脆大脚向前开,有没有目的意义单说,先别在自己脚下出现重大失误是当务之急……试想,在类似心理和原则的引领之下,由多半不敢负责任的球员组成的一支球队,又怎么能打出更具有技术含量的比赛呢?又怎么能体现出攻防的组织性、条理性更不消说创造性呢?
 
北京国安不必再将夺冠军、争第一当作目标了,因为客观上也根本不具备那样的整体实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北京国安就没有目标了,我以为现今的北京国安应该把目标集中在:踢出自身可以踢出的、比已经踢出的更好看一些的比赛。
 
总不能让别人发出“可惜一拨不错的球员了”的感叹吧?总不能取得不了好的名次就什么也留不下来吧?总不能什么情况下都不会踢球吧?总不能连一点传统强队的风范都无从显现吧?总不能让人感觉场上球员都是背着一座大山在吃力奔跑吧?
 
让脚步轻灵起来。北京国安,即使你没有能力从胜利走向胜利,但至少应该做到从轻灵走向从容……

北京国安的脚步为何如此沉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