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击发驳壳枪 |
本文的眼:
整个世界清净了
当整个世界不再——
青筋的时候……
现在是2006年3月25日凌晨1:30。该睡的这个时候差不多都睡了吧?
有些事情发生之后,回过头来看都挺有意思的。
白天陆川发了一封给高晓松的公开信,呼吁停战;夜里,截止到1:30,韩寒的博客没有更新,高晓松的博客也没有更新——此时,两个人不会正在msn上聊天呐吧?
好吧。战斗结束了,现在开始各自打扫战场。
先说一个细节:高晓松博客的页面设置在午夜12点前后发生了过更改——将此前的“全文显示”改为了现在的“部分显示”,这样做的直接效果是:《准备起诉韩寒》那篇文字中原本登陆主页就可以一揽无遗的那封《律师函》被“藏匿”起来了;
再说一个细节:昨天韩寒回应高晓松关于“起诉”的那篇博客的标题,在很短的时间里至少修改过两次,我最初看到的标题(大致)是——《对方终于跳出来一个准高手》;之后又改为(大致)——《我支持高晓松走陈凯歌路线》;最后又改为现在的——《我支持高晓松一路凯歌》。
至于发生在陆川博客上的细节,不用赘述,他信中都写明了:承认“我的粗口是过了;尤其针对具体人,比如HH的时候。所以,我会去删节这些脏话”。
看得出三个当事人都在努力,努力平静下来,努力将这个本不应该抵达的彼岸再次推远。
实际上,整个事件从开始到现在的确有很多人都做“过”了。(提醒一下,我不是教师爷也不是教师节,我只是在平静地表达我的想法)——
白烨把自己当作文坛的指点江山者“过”了;
韩寒的《文坛算个屁》一文中的某些用词“过”了,他一定觉察到了这一点,此后回应与陆川、高晓松的文字便没有再延续使用类似“装逼”的词语;
然后就是,陆川的粗口“过”了,高晓松起诉也“过”了。
当然,“过”了的不仅仅是上述几位,我坚持以为最“过”的是那些只会漫骂的“网络匿名者”——大量的人身攻击犹如地毯式轰炸,结果是——白烨跑了,老陆、小陆、小高的博客都只能把“评论”关闭了。
如果你一定认定这是“正义战胜了邪恶”,我愿意让你继续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我只想说一些事实:如果没有这些围追堵截铺天盖地的“漫骂”,白烨的博客不会关张,人也不会随之网间蒸发;而陆川不会参战,高晓松也不会参战,换句话说,在老白和小韩文来字去几个回合之后,一切早就结束了。
至于最初的“学术争论”一下子上升到“文坛腐败”的高度,有点像脑筋急转弯,而且其间还有个时间过程,你就是打死我我也不相信第一批冲到白烨博客上漫骂的所有人都是奔着打击“文坛腐败分子”去的——那个时候,只是简单的战斗。大量的幕后材料还没有被披露出来。
隔行如隔山。后来韩寒以及支持者通过各种方式列举的“文坛腐败”实例,说实话我可以想象但确不详知(我最多知道足坛腐败的一些事情)。我只是觉得,即便是打击人们深恶痛觉的腐败,似乎也犯不上用“装逼”这样的字眼,更犯不上冲过去挥舞“生殖器官”漫骂。难道只有这样的文字和语言表达方式,才能把“道理”讲得更明白才能将“真理”捍卫得更牢固吗?枪杆里出政权,脏话中显正义?
所以,昨天我写下了《在网上千万别惹粉丝》 (新浪博客将这篇文章归属在相关专题里“支持高晓松”一方,并把标题改成——《董路:我更愿意支持陆川和高晓松》 。呵呵,其实我只说过“我愿意接受两人为父亲,为朋友出头的动机”),而我唯一旗帜鲜明反对的只有那些出口不逊的“粉丝”,我认为他们的做法是可怕的,也是可怜的,非理智的。
本文贴出之后,我注意到“评论”中有很多人一边骂着一边质问我:1,我们支持韩寒不是因为我们是粉丝而是觉得他有理!2,支持韩寒的人难道都是韩寒的粉丝吗?!3,韩寒的粉丝骂人跟韩寒有什么关系吗?4,难道韩寒的粉丝都是你说的那样吗?
好的,我都看到了。现在我回答——
1,对不起,我没说过韩寒说的没道理,而且“支持”和“漫骂”应该是两个有所区别的概念吧?
2,对不起,我没说过支持韩寒的人都是韩寒的粉丝,如果你不是韩寒的粉丝,那么我没说到你;
3,对不起,我在文章中还刻意强调过: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4,对不起,首先,我强调过“那些只知道在网络上漫骂的粉丝”,其次,韩寒说“文坛算个屁”的时候,恐怕也不是在指整个文坛大大小小全部事物和人无一例外都是个“屁”吧?
如果您认同话糙没关系,理不糙就行,那么你就继续糙着说下去。船能载舟,也能覆舟,我总觉得那些“出口成脏”的粉丝,不见得能给偶像带来什么太多实质性的帮助。因为我们都知道:漫骂解决不了问题,而只能将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比如,一个叫李什么欢自称和韩寒是朋友+生意伙伴关系的人写的那篇针对高晓松的博客,单看标题就是——《好一头弱智迎面而来》。朋友,观点再不同,关系再疏远,大家都是“人”,即便是弱智乃至智障,也不该论“头”吧?
换句话说,类似这种口贩子的乐园也就是在网上,如果现实生活中说话也这般无理,不是忠孝东路走九遍,而是街头巷尾“死”九遍了。
有话还是好好说吧——名人和名人,名人和粉丝,粉丝和粉丝……总是青筋爆跳的样子,跟彼此间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似的,到头来遇到横主,不是还得说一声“大哥,对不起”吗?
有两个人打赌,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如果你大白天把衣服脱掉并延街奔跑,我就输给你100美金。最后的结果是他输了,因为另一个一边脱衣服一边向河边跑去,并在满街人敬佩的目光中高喊——“闪开,快闪开!有人落水了!”
……
顺便说一下,因为写了那篇关于粉丝的文章,有一些博友留言说对我“极度失望”,“以后不再来了”。
没关系,我依然留恋曾经有过的日子。既然你一定要走,我也就不送了,感谢生活,再见。
本文是在打扫战场时我自己的一些想法。打扫过后,就向前走了。关于此事件,这是最后一篇。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