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击发驳壳枪 |
本文的眼:
P什么K?
不就是马后炮+狗咬狗吗?
总不能为了P而K吧?
现在是2006年3月6日10:40。窗外,树欲静,而风不止。
我觉得朋友之间说过的一些话,并不一定非要写出来。尤其对那些习惯于运用夸张笔法的人。
虽然远离采访一线很多年,但我太了解中国足球媒体以及从业者的工作方式了。是家媒体是个记者都想和焦点采访对象实现零距离,但有的时候焦点采访对象只能和其中一家零距离,于是,另外的N-1家心理失衡导致恼羞成怒便成为了一件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情。别不承认:至少在这个问题上我不是傻子;同时我庆幸自己早已经不是为了所谓独家专访而PK至死的一线记者了。
中伊之战之后,如果有一个人大声说:“我要是朱广沪,我一定上李毅!”您认为这个人怎么样?我觉得他不是“人”,是“神”!虽然我心里也觉得上李毅或许效果会好一些,但如果我是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的国家队主教练,我真的不敢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
面对一个站着宣布“我会上李毅!”的“人”,我感觉腰疼并无话可说;同时我觉得其说什么价值也不会太大——不就是在世外桃源的一张纸上聊八百如何能破十万嘛!
过去差不多两天时间,我一直没在博客上发有关足球的稿子,也没再写任何一篇有关中国队的稿子,因为有过君子的约定。约定之一是,我们都在博客上少写一些足球吧,那样即使挣来的点击量也充满着自欺欺人的水分;约定之二是,我们对于中国队的事情到此为止吧,都收手别再写这方面的东西了。
很遗憾,约定在不到48小时的时间内就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呵呵。所以,我今天不得不又把一篇关于中超联赛的文章发在了博客上。不就是拼点击量嘛!好吧,来吧,写吧,拼吧。
但是我绝对不会再PK,P什么K?又不是李宇春和张靓颖,几个老爷们P来K去的,谁稀罕看啊?到头来没别的,不就是被人当作马后炮+狗咬狗吗?总不能为了P而K吧?更没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满世界呼号着“都来跟我PK!”吧?
我依稀记得2004年10月参与过一次有关中国投资人革命的PK,当时我坚持以为“革命因革命者的人格而变得苍白”,事实证明,那的确是一场很苍很苍的白。
我们把答案交给时间,还是让时间来证明一些什么吧。谁也不是真理的化身,米卢又如何?当初不也是如此这般走在倒米的刀锋上吗?
一切都是似曾相识的。中国足球?呵呵,认真想想,真有什么值得大张齐鼓吹胡子瞪眼睛地PK的吗?
后一篇:北京俚语流行ing(完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