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祝你的黑爸爸大卖

(2005-11-07 10:36:53)
分类: 再评评娱乐
本文的眼:
 
“‘蛮’长时间没聚了,
 
  周末我们去钱柜‘唱音乐’吧!”
 
    现在是2005年11月7日9:00,北京的上午有一轮很好的太阳.....

 
        只要你留意,似乎每一天的生活中都会有新的发现。比如:人类的语言。
 
        若干年前曾经和一个刚认识的女孩子实施勾兑,傍晚相约在一家咖啡馆聊天以期尽快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我想那个时候我们之间应该存在着10岁左右的年龄差距(现在就不好说了);其实年龄不是我们之间最主要的差距(当然我也不会说是性别了),最主要的差距在于语言——虽然我们都普遍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
 
        “你平时最喜欢做什么呢?”服务生刚把咖啡端上来,穿着时尚的女孩便向我发问。
 
        不瞒您,我当时差一点就单说出“工作”两个字,不过我还算具有悬崖勒马的潜质,连忙改口说:“工作……之余我喜欢听歌。”
 
        “哦……”女孩突然变得沉默不语,旁若无“我”只顾给咖啡加起糖来。
 
        “那你呢?你业余时间最喜欢做什么?”为了不让那次约会成为世界上最短的约会而被载入吉尼斯纪录,我只好按照对方的路数将同样的问题原封不动复制回去。
 
        “听音乐。”
 
        我一听顿时觉得眼前的女孩不出所料的确很有品位,当即决定即便搜肠刮肚也在所不惜,必须主动出击显示自己对于音乐同样有着很高的欣赏水准,“那你喜欢谁的音乐呢?莫扎特、贝多芬?还是肖邦、李斯特?”
 
        女孩摇了摇头,随后我就听到了她那超出想象极具创意的回答:“我最喜欢听张学友的,那……刘德华的也还成。”
 
        ……
 
        ……
 
        尽管随后在我们双方共同努力之下约会又异常顽强地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但最终还是在话不投机所引发的一种不咸不淡的氛围中抢救无效寿终正寝了。华灯初上,夜色阑珊,我带着满脑子的“五线谱——张学友、C大调——刘德华”,独自悻悻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确实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了,总之周遭的语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歌”都改成“音乐”了,“磁带(CD)”改成“专辑”了, “小样”都改成“呆魔”了,“风格”都改成“曲风”了(我第一次听说还以为有人“娶”了之后就“疯”了呢!);不仅如此,“嗯”都改成“那”了,“很”改称“蛮”了;“一般”都改成“还好”了,连“我操”都改成“哇塞”了……
 
 
        人改变不了环境,只有环境能改变人.说实话,头些年为了不被年轻人(主要是年轻女孩)看扁,我真想过顺应潮流,甚至还有意尝试过。比如有一次我给黄健翔打电话,开口就说:“哥们儿,‘蛮’长时间没聚了,要不周末我在钱柜订间房,一起去‘唱音乐’吧!”我没想到的是,电话那边的黄健翔的回答居然那么干脆,就仨字:“打错了!”
 
        昨天夜里闲来无事只能看看电视。用遥控器全面翻看所有的频道,最后锁定某地方卫星电视台的一档音乐节目;屏幕上一位面部至少涂了一市斤左右的各类化妆品的女主持人,正在令人眩晕的舞台上采访一个带着一顶花头巾、穿着一件长度几乎抵达膝盖的NBA篮球比赛服的小伙儿,当时凭我有限的经验判断那应该是个新出壳的“High pop”类型的歌手,果然不错,没说两句他便现场演绎了一段又蹦又跳的叽里咕噜……
 
        不知不觉节目进入了尾声,我刚要换台而去忽听女主持人说了一句有关什么“爸爸”的话;可能是因为我最近太忙有一阵子没回父母家见到我爸爸了,一听有人说“爸爸”还真有点想我爸爸了,于是就继续认真地看了下去。
 
        我以为可以接受一场不期而遇的亲情教育,但结果令我非常失望,在又听了几句女主持人的串词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她说的“爸爸”实际上是“pop”!显然是因为英语基础薄弱、导致以讹传讹吐字不清所致。
 
        然而,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就在失望的我再次准备失望地换台走人的时候,又听见了女主持人最后对那位“High pop”歌手所表达的一份最最由衷最最真诚最最美好的祝愿——“感谢你参加我们的节目,祝你的‘黑爸爸’大卖!”
 
        爸爸,今天你“黑”没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