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政协提案 |
分类: 文学作品 |
蛇年政协两提案
冯骥才
一
关于政府不要建庙的提案
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大兴土木,划地建庙;目前方兴未艾,势头正健,这是个不良倾向。
庙宇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庙宇的修建来自宗教的需求,绝大部分是历史形成的,很少在没有宗教需求的情況下由政府出头建造。而现今政府宫员多为党员,是无神论者,为什么当下这么热衷建庙筑寺?究其原因:
一.为了在缺乏历史文化资源和旅遊景点的地方,人为地建造一景点。实际上是建造一些没有任何历史文化价值的假古董,目的为了开发旅游,引人掏钱,增加地方GDP,树立政绩。一些地方百姓称这种庙为“商庙”。
二.我国相关规定,建造宗教建筑必须经过宗教管理部门审批,但古庙重建因属文物范围而除外。不少地方便打起文化牌,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借口,将早已消失不在的古庙“重建”。这些“重建”的古庙都是成百上千年,没有靠得住的资料依据,大多凭些口头的传说与记忆,想当然地干起来;而且为了“再现历史辉煌”,盖得愈大愈好,以彰显“文化政绩”。
这种胡修乱建的“古庙”,既无历史文化价值,又不是正规的宗教场所,只是一些与宗教无关的烧香拜佛、乱嘈嘈滋长愚昧的地方,与我们优良的传统文明毫不相关;而且占用大片地方,花费大量钱财,最后全由国家买单。
故此,建议地方政府不要再建庙了。
二
关于建议媒体版面将文化与娱乐分开的提案
长期以来,不少媒体将文化与娱乐的报道混杂在一块版面上。其原因多是为了省略版面,其结果往往是伤害了某些严肃的文化。
娱乐文化以娱乐为目的,制造刺激,夺人眼球,想方设法取悦于人。在市场化与消费化的时代,娱乐文化往往被收益至上的商业文化主宰,巧妙炒作,故弄玄虚,业内八卦都是必然佐料。我们不排斥这种市场所特有的文化手段,它可以给生活带来一些放松和快活。但它不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主体与追求。
一个国家的文化要由一些严肃而纯正的文化为主体。文艺家关注历史与现实,启示人们认识生活与人性,严肃创作,忠于艺术,致力于标志于时代和锐意创新的作品,推动社会与文化的进步。对这些文化的报道可以使公众了解当代文化的现状、高度与走向,引导公众关心文化的主体与主流,给严肃文化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与人文环境。
如果将这两种不同性质与层面的文化放在一起,前一种夺人眼球的文化必然压倒一切;本来就相对小众的后一种文化则被压缩到可有可无。这些年严肃文化发展得相当不错,很多艺术种类佳作频现,新人辈出,国内外影响日增,但在媒体中看到的却十分有限。这样下去,严肃的文化只有被八卦化才被关注,当代文化形象被误解为娱乐文化,主体文化的发展一定受到压抑。
为此,希望媒体包括网络的版面将文化与娱乐清晰地分开。两种版面的性质是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也不同。以娱乐版面给大众娱乐,以文化版面给人们了解和认识当代严肃文化以应有的信息空间,不断提升人们的文化的品味与文明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