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呼吁:抢救和保护“皇会”留存文化记忆
(2012-06-11 11:23:29)
标签:
杂谈 |
分类: 守望民间文化(新闻) |
冯骥才呼吁:抢救和保护“皇会”留存文化记忆
来源:新华网
更需要一种文化自觉
来源:天津网
冯骥才说:“天津皇会是为祭祀海神天后娘娘诞辰而举行的大型庆典,是天津民间最为隆重的民俗活动。据传因乾隆皇帝曾观看出会表演,并赐黄马褂,皇会因此得名。天津皇会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有歌舞、音乐、杂技、商贸、民俗等,是高水平的集体民间文化创造。它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浓烈的天津地域风格和个性。天津历史上,民间自发创造的皇会有上千道,每次天津皇会表演时,万人空巷,百戏杂陈,各逞其能。目前活态传承的老会约有100余道会,其中20余道会缺乏会所,艺人年事已高,传续乏人。天津皇会至今还保留着原生态,没有被商业化浪潮所扭曲,这种原始的、自发的、自娱自乐的文化形态,从来都是我们应该致力于保护和抢救的目标。况且,这些原生态的东西,还附着有大量珍贵的物质遗存。2008年,天津皇会中的挂甲寺庆音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刘园祥音法鼓、汉沽飞镲和天津妈祖祭典(天津皇会),都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并不是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高枕无忧了。比如由农耕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及至信息社会,人们生活方式还有思维方式的改变,肯定是要抛弃某些旧俗的,就算一些非常注重文化保护的发达国家,也是阻止不了的。比如美国的印第安文化、日本的北海道文化,还有其他一些国家的土著文化,都面临着沦落为‘表演’和‘化石’的危险。然而我认为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我们还没有树立起文化的自觉。文化遗产应利用保护,要尽量发挥文化遗产对人们的精神影响,而不是走商业性‘开发’之路去追求利益最大化。”
冯骥才几年前出版了一本精致的小书,名曰《灵性》,其中的一段话,被当作了今年福建省高考作文的材料,这段话是:“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说,昨天也有人问我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我说,所有的考题都会有答案,只有作文没有,假如有,那就是说,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多做一点儿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