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纤夫巨石昨入津门

(2008-04-23 14:57:29)
标签:

摄影展和画展

分类: 北洋书院

三峡奇观触目惊心 千古人文惟石可读
纤夫巨石昨入津门

 


 http://211.94.198.12/jwb/res/1/1/2008-04/23/09/res03_attpic_brief.jpg

 
冯骥才指挥纤夫石搬运。吴倩倩摄  
 


  今晚报讯(记者高丽)昨天下午,两块巨大的纤夫石悄然运抵津门,它们是即将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北洋美术馆举行的“拥抱母亲河”——郑云峰摄影艺术展的展品之一。这两块纤夫石是重庆三峡博物馆为感谢举办这次展览,特别赠送给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

 

  纤夫石来自长江三峡一带的岸边。在长江中逆水行舟,必须由纤夫用竹条编成的纤绳来拉船。由于水急船重,纤绳摩擦着岸边坚硬的岩石,经年累月,渐成深沟。有的石沟竟达二十厘米深,至少要磨砺千年以上,它在一代代纤夫的肩背上留下深切的折磨与疼痛,纤夫们的坚忍与顽强,令人触目惊心。在今天古董市场上,纤夫石已是“石贵如金”。这两块纤夫石取自巴东巫峡碚石的香炉滩,每块纤夫石重达四吨,石上排满累累的纤痕,更是宝中之宝。

 

  冯骥才讲,在长江三峡蓄水之前,眼看这些有着深刻人文痕迹的纤夫石要被淹没,人们忽然有了文化上的觉醒,但蓄水来得很急,只是在蓄水前一天抢救下一些纤夫石,如今纤夫石古迹皆已沉入一百七十米的江底。因此,抢救下来的纤夫石更为珍贵,千古人文,惟石可读,这也正是冯骥才“蓄谋已久”要在自己的学院中举办这项艺术大展的初衷。

 

  依照冯骥才的理念,艺术展不仅要满足眼球,还要使人身临其境。因此将这两块纤夫石,不远万里运到天津。冯骥才讲,这伸手可及的纤夫石一定会使郑云峰拍摄下的那些表现长江纤夫的摄影作品更具感染力。

 

  昨天,这两块纤夫石犹如珍贵文物一般被安放在校园内。另外,摄影家郑云峰十几年中在长江中使用的13米长的木船——扁豆角船也已从三峡运来,置入北洋美术馆中,一种母亲河特有的气质将在4月30日开始的艺术展中呈现给观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