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feng_jicai
feng_jicai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998
  • 关注人气:36,6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文精神与大学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今晚报》2007.10.12报道

(2007-10-15 16:23:22)
分类: 北洋书院

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提交论文
中国民间文学应走进大学

  
 
  本报讯(记者高丽)在今天开幕的“人文精神与大学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专程而来的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李福清向大会提交了题为《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教育——我教中国民间文学的一些体会》论文。“这次研讨会的题目是人文教育与人文精神,我以为在全球化时代这个题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全球化过程中,各民族不能丢掉自己的民族特点、民族精神。”

 

  李福清讲,民族精神在文学中表现得特别清楚,通过文学作品青年人可以得到历史知识。在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中,民族精神大概表现得更清楚。因为民间文化差不多没有受到外国文化影响,在全球化中占独立的地位。“冯骥才提倡的抢救中国民间文化也不是偶然的。民间文学是作家的文学基础。不知道自己的民间文化成不了文明人。

 

  李福清在论文中讲了自己教中国民间文学的经验。他以为民间文学课非常重要,因为民间文学是作家文学的基础,对了解各民族的特点是很重要的。“教民间文学,一定要先给学生解释什么是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课包括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民歌、谜语及其分类,曲艺的特点,民间戏曲等。”

 

  李福清认为,中国民间文学非常丰富,所以在大学至少要开一年的课。“去年北大段宝林教授来信说,中国差不多所有的大学没有民间文学课。我以为太可惜,一定要开这门课。外国很多大学教汉学,但我没听说有中国民间文学课。只听说在美国教中国古代神话,可惜具体情况不详。我很希望这个研讨会可以讨论大学教民间文学的问题,也给教育部提出了建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