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摄影艺术展(《今晚报》12月26日报道)

(2006-12-26 16:23:17)
分类: 北洋书院
冯骥才文艺研究院与今晚传媒成功主办
敦煌摄影艺术展今落幕
津门三万观众感受敦煌神奇魅力

  本报讯 (记者高丽 实习生马丽)由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今晚传媒集团和敦煌研究院、中国摄影家协会等共同主办的“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摄影艺术展,今天下午圆满结束。这是继“‘陈和陈’视觉设计艺术展”之后,主办方在本月当中的第二次成功合作再创佳绩,10天展期接待观众3万多人,大家无不拍手称赞,认为展览办在了家门口,真实感受到了远自西部的神奇敦煌,给人以震撼和骄傲。

  “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摄影艺术展是第一次来到天津,吸引了各界的共同关注,虽是寒冬,每天来观看展览的人数却都在2000人以上。展览过程中还接待了很多团体参观者,像中央党校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员、天津青联代表团、夕阳红老年骑行队等等,他们认为展览是对敦煌艺术的一次普及。敦煌是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伟大的艺术创造,是“丝绸之路”上诞生的明珠,展览是最好的索引,令人真切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智慧与伟大。本次展览还有感人之处,那就是很多观众都自发在留言簿写下观后感,小小一个本子每一页都记录着观众的肺腑之言,有的简单几句,有的献计献策,大家对敦煌的保护与研究表示出共同的关注,其中一位小朋友用拼音写下的“不要再让外国人拿走了”,更加表明展览已深入人心。
 
  本次展览特别请到了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女士为观众现场讲座。从甘肃出发,坐飞机到北京,再换汽车赶到天津,面对座无虚席的热情观众樊锦诗感动了。作为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向观众表态,“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这是一种承诺,就要保护它,使它永续发展;作为守护者,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把它真实完整地保存给子孙后代。”在参观中,樊锦诗对天大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设计风格表示赞叹,对“敦煌摄影艺术展”按时间发展、层次分明讲解敦煌飞天的创意给予肯定,特别是复制的两座洞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今年初和今晚传媒集团首次合作的“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展”和本次成功合作的“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摄影艺术展,组成了一次东西方杰出文化的交流,使观众大饱眼福,增长见识。冯骥才实现了自己的一个美好愿望,却因此又生发出新的大胆的构思巧妙的想法,问他是什么,他秘而不宣,“明年还将有多个有影响、有味道的展览等着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