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水墨文字 |
《清晨啼更亮》 冯骥才作于1993年
(39×49cm)
一九九三年初夏在维也纳举办“温情的迷茫——冯骥才绘画精品展”时,南下往萨尔斯堡方向做短暂旅游。一夜,住在阿尔卑斯山上,夜里奇冷,奇黑,奇静,可是木板墙的墙缝把山野间浓浓的青草和松树的气味透了进来,又钻进我的唇缝与鼻孔,清新地灌满我的肺。我感觉我的肺像夜空那样淡绿而透明。我在这神奇的感觉中睡着。
一个明亮的声音把我叫醒。
睁开眼,屋子仍旧漆黑,渐渐才看出一些事物的轮廓。天微微有一点亮,但距离清晨尚且很远。此时鸟儿却已醒来,就是它们的声音,把我这个山间陌客殷勤地叫醒了。
我第一次听这种山间的鸟声。凭着这叫声我完全知道它们的位置,很近还是很远,左边还是右边,极高的地方还是就在窗前。它们相互呼叫,应答,用极短的句子交谈;它们的心情肯定很好,声音兴奋振作,精力充足,因而声调极其嘹亮,比竹笛还清脆,圆润,好听,我猜想它们的喉咙肯定被露水浸润过。往往近处的一声传向极远的地方,那边就一定会有回应,并迅速飞到我的耳边。我闭上眼享受着这奇妙的鸣叫,就像看着一种流星般发亮的东西在廓大的空间里飞来飞去。这个音乐之国的鸟儿们也会奏乐呵!
我回到维也纳,赶紧把这感觉画下来。我无法去画那黑乎乎空间里的景象,却要把这声音神奇的光亮记录下来。
前一篇:《俗世奇人》之八:好嘴杨巴
后一篇:《灵性》(连载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