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守望民间文化(新闻) |
冯骥才:支离破碎与文化的DNA
(《天津日报》记者周凡恺摄影郭城)11月1日合肥专电: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市文联主席冯骥才今天在合肥的演讲上说,中国的民间文化已被全球经济一体化搞得支离破碎,但有良心的中国文化人,应该勇敢地站出来,让我们民族血液中的DNA更纯。
冯骥才说,我们目前正在面临着工业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在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我们面临着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在市场经济大势下是非常艰难的。市场选择的是商业文化,它有巨大的号召力,这种文化对传统的轰炸是地毯式的、弥漫式的,精神正在迅速贬值。我们在用一个文化的空架子应对开放的世界。问题的关键是,商业文化已经给我们布下了陷阱。因为商业文化一定是喜新厌旧的,一定是快餐式的,一定是虚张声势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我们必须让我们民族文化的DNA更纯,或者说,在我们的血液中要流淌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符号。冯骥才进而谈到要作到这一点,首先我们要开扩自己的视野,同时文化人要讲究良心,要讲究责任。我并不反对文艺作品有商业属性,但是我更重视的是文艺作品要对社会有矫正和引导功能。我也不反对通俗以及商业文化。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思考应该怎样建立我们自己的通俗和商业文化。谈及古村落的保护时,冯骥才说旅游可能会对古村落造成破坏,使其变得支离破碎。因此我还要说,面对这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我们文化人要做得工作是非常艰巨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目前中国的文化人在对待老祖宗的遗存上有些软弱,但是我曾经读过法国大作家雨果的一篇文章,他说破坏巴黎文化遗存的人均为小人。这很值得我们深思。也为我们今后进行民间文化保护提供了一种思路。冯骥才还说,房地产开发商将中国的六百多个城市搞成了“经济一体化”,如今,他们应该拿出钱来,为民族的文化遗存,做一些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