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不算偷吧?不算侵权吧?谁让何东写我呢?他要告我,我就告他!这老刺猬够狠的,大家评评理!
说说小崔和李静还有戴军 --何东
《北京青年报》上已经整版刊登了小崔在上海关于中国电影现状的演讲,我还是把它转贴在自己的博上了。一是平常写东西没词时,打开读一读,心里肯定有启发。二是万一外地有的朋友,看不见《北京青年报》,仔细读了这样的文字,多体会一下小崔人生大智慧中的普通与平常,大概就不会活得那么刻意和着急了。
顺着小崔这篇演讲,我要说说小崔还有李静和戴军的几个段子,都是好主持人,小崔是顶级,李静、戴军当然位在其次,却也是难得的优秀主持人,他们要是凑巧坐在一起了,又会是个什么结果呢?
我在博上批评了陈凯歌,愿意跟胡戈绑在一起。我写评论,习惯于刁毒尖刻嬉笑怒骂,常常给人以刀客印象。可经不住几个替大导演抱不平的留言者一激,非要说:如果把你何东的照片也PS成歪七扭八,你受得了嘛?!我一高兴,周伯通的心思一起,就干脆贴了几张“何东地面版”逗大家伙一乐吧。咱都当文字混混练到了这把年纪,用葛优的评价是:青皮加滚刀肉;用我原来的报社领导评价是:蒸不熟,煮不烂。因为是写博客,得讲文明,所以才收敛起了许多流氓气。当然心里也常常感觉有些约束,可还是愿意让自家的博客稍微讲点卫生,从自己开始就不能随地吐痰,更不希望有来客不讲卫生。“何东地面版”一贴,不但招来好多过客一乐,李静也钻进来看见了,平常她也常进我博里瞧瞧,可总潜在水中从不冒泡,可那天一看“地面版”,笑得实在扛不住了,就留言道:“何东,我说第一次见你怪眼熟的呢!何东,你的狗和我家的一样,叫丑丑!”她太客气了,她本来是想说:你和我家的丑丑太像了。
李静第一次邀我参与她主持的《娱乐麻辣烫》节目制作,先约了一个地方见面,刚坐下来互相没说几句话,李静就开始用眼睛棱了我好几次,我当时还纳闷呢,她干嘛老眼睛斜棱我呀!这一见她留言才知道,原来她那时是“似曾相识”和“他乡遇故知”。再一个电话追过去跟李静核对。李静那“二”劲又上来了,说:“就是。那次一见面,哟!这人我好象认识,怎么哪儿瞧着就这么面熟呢?当时没转过这根筋来。再一看你贴这个‘地面版’,脑子一下就绕过来了。好、好!确实真像!所以这次如果再不给你写几句,就实在太对不起你了。”小崔也进我博客看过两回。我打电话时,他不咸不淡地说:“够热闹的呀。你正活着?还是正火着?”我问:“活着怎么说?火着又怎么说?”他又慢慢地说:“活着就是好好的。火着,就是慢慢烧死。”
小崔有一次聊天,还给我讲过他女儿两件真事儿——
有一天,小崔正在家呆着,女儿风风火从学校跑回来;一头钻进小崔怀里,喘着气说:“我们同学都
说你是大款!特别特别有钱!”
小崔吓了一大跳,赶紧站起来问女儿:“你们同学都知道我是大款啦?他们说我有多少钱?!”
女儿转着眼睛好好想了一会儿,然后才才神秘地凑到爸爸耳边小声说:“他们说你有两万呢!”
小崔这才又踏实地坐下来说:“没错。爸爸是大款,够两万。”
又一日,女儿又急着忙着从学校跑回家来,又是一头钻进小崔怀里,喘着气说:“我们学校挂你的相
片了。”
这一听,小崔比上次听“大款”还吃惊:“他们把爸爸的相片都挂上啦?你看见他们写什么了嘛?”
女儿摇摇头说:“没看见。”
小崔说挺着急地说:“那你明天赶紧看看他们都写了什么,回家告诉爸爸。要不,我得找他们去。”
第二天女儿下课回来,第一件事儿就是向小崔得意地汇报:“爸爸,我看了,在你的相片底下,他们
写了四个字,是:学、生、家、长!”
转了一圈,再说小崔和李静还有戴军,他们怎么就到了坐在一块儿呢?
《半边天》办了好几年的“三八特别节目”,每年差不多都能出彩儿,尤其颇受成年女性欢迎。
今年的“三八特别节目”,小崔接受张越邀请,共同主持整个特别节目。所以,各位女性到三·八那天晚上8点,千万不能错过哟!
话说在这次的特别节目当中,有这样一个段落,是让两对非夫妻的职业男女搭档,到节目当中谈谈他们是如何将职业上的密切合作与个人感情分开的。
于是,李静和戴军这对《超级访问》的非夫妻铁搭档,自然就是在被邀请之列了。
这个环节设计是相当的有意思,既非夫妻,又能密切合作。尤其再搭上李静和戴军这一对活宝,想必肯定就可能会特别好玩儿。可之前我也想,如果是以很严肃的方式去采访他们俩,比如问“你们在《
超级访问》已经合作多少年啦?”“这么多年下来,双方都有哪些感想和收获呀?”
那,节目肯定就没法儿看了。
可偏偏就是崔永元坐在摄像机之前,现场录像对他们俩进行采访,于是当然就会有生动活泼的段子闹
出来了——
小崔先是很平静地问李静:“戴军认识你,得比黄小茂(李静的老公)年头长多了吧?”
以李静那个二劲,当时就钻进小崔的套里去了;
“没错。我认识戴军比小茂时间长多了。”
小崔于是面无表情地“噢”了一声;然后转过头又问戴军:“这么多年跟李静合作,你对李静关心爱护得够嘛?”
戴军是属于那种“墙头草”两边倒的家伙,他心里明镜地知道小崔有多幽默,而且就是给李静下套儿呢,可他支塄着一脑袋头发,半张着下嘴唇,马上就跟崔永元配合上了:“我对她一直很关心很爱护!”
于是小崔点点头,语焉不详地抿着嘴笑一笑;
如果到了这时,李静再听不出一点弦外之音,那她可就真不“二”,而是“二百五”了。于是她圆眼珠子一瞪,马上就冲小崔来了:“哎!崔永元,你这话问的是什么意思呀?”
小崔不理李静,接着问戴军:“你们一起工作那么多年了,逢个年过个生日的,总免不了要给李静买点礼物什么的吧?”
戴军以他那非常具有标志性的无辜表情,连忙跟着说:“买、买,肯定给她买。”
李静这一下就被夹中间了,她赶紧又转过头来镇压戴军:“你这人嘿,怎么净顺着他的话说呢?你没听出他什么意思来嘛?”
戴军脖子一缩,赶紧“墙头草”又往“超级访问”这边歪回来了:“对呀!他老这么问,是什么意思呀?”
小崔于是接着问李静:“黄小茂如果看见戴军给你买礼物,心里会是什么感想?”
李静这下得意起来:“嘿!我和小茂,只要不花我们家钱,让别人送东西送礼物,我们俩都特高兴、乐着呢!”
于是,这一对职业铁搭档,在小崔的一脸坏笑加“挑拨离间”法的气氛当中,已经逗得全场观众哄堂大笑。而且在小崔的主导之下,三个人个性、脾气、工作、友情,全都表现得非常自然流畅,根本就不象在正式录像什么“节目”,简直就跟朋友闲聊没有任何两样。
这就是崔永元。同时还有李静和戴军。
据我的了解和探听,央视有几位主持人,聪明劲、口才都够,他们也曾经想模仿崔氏幽默说话方式。
可怎么学都没戏。也说不出是为什么,本来很平常的一句话,别人怎么说怎么没意思,可一到崔永元嘴里,就肯定能让你会心一笑或哈哈哄堂。
我后来仔细想了一想,这还真不是聪明与口才的问题,就是天赋——崔永元自有一种非常奇怪而且只属于他自己的心理节奏,所以凡什么话,一经过他的脑子和嘴,就意思、意味、意境全出来了。
这事情我后来也问过李静,她说:“我一直就特别崇拜崔永元,他确实厉害,没办法。给你下套,你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就钻进去了。”
话说完了,李静自己还忍不住地特别“二”地偷偷直乐。
前一篇:戴在右手上的戒指
后一篇:关于博客,我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