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2009-02-24 13:51:01)
标签:
非货币性资产补价教育 |
分类: 实务探讨 |
采用账面价值模式核算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理思路: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确定原理: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如果涉及到补价,支付补价方,将支付的补价计入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收到补价方,取得的换入资产入账价值在确定时要扣除补价。
如果交换双方涉及到存货,会涉及到增值税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的问题,也按照上面的思路处理。
(一)不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本例中,甲公司以其运输产品的货运汽车换入乙公司同样作为运输工具的货运汽车,在这项交易中,由于交换的非货币性资产均为货运汽车,其性质、用途均相同,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也相同。因此,该项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同时,该项交易不涉及补价,因此,属于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将固定资产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120
(2)支付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3)换入货运汽车的入账价值=100
借:固定资产 1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
从上述例子可见,甲公司换入的货运汽车按换出货运汽车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的货运汽车的入账价值(即成本)。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
借:固定资产清理 110
累计折旧 30
贷:固定资产 140
(2)
借:固定资产 11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10
(二)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1.支付补价的,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2.收到补价的,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处理思路:
首先,根据题目要求本题没有给出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不符合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核算的条件,应该按照账面价值进行核算;
其次,涉及的相关税费加到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中;
再次,涉及的补价,甲公司在进行账务处理,应该是贷固定资产清理,贷银行存款(补价)和应交税费。
(注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账面价值进行核算不确认损益)
据此,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将固定资产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3
累计折旧 500
贷:固定资产 3
(2)支付补价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3)交纳营业税等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
(4)换入办公楼的入账价值为3
借:固定资产 3
贷:固定资产清理 3
对于上面支付的补价和交纳的营业税等,可以不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那账务处理应该是: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资产清理
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 50
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1)
借:固定资产清理 3
累计折旧 800
贷:固定资产 4
(2)
借:固定资产 3
银行存款 1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