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儿童敏感期 |
分类: 杂感杂说 |
孩子两岁左右,无论是开口说话早的,还是语迟学说晚的,基本上都开始在说了,对成人语言和一些事物的理解也似懂非懂的,这个时候的孩子特别好玩。
不过,也有“两岁嫌”一说,指孩子生长中的第一个叛逆期,大概也要从这个阶段开始了。
我一点也不担心巧巧,因为我从来没有对她正常的成长需要进行过压制或纠正,哪怕是她做出的一些貌似淘气或捣乱的行为,或者搞出一团糟糕的局面,我都能心平气和的予以包容和理解。
我个人认为,所谓“淘气”或“捣乱”,那都是以我们作为成人的角度进行评判和衡量的所下的结论,对孩子来说,这样的评语有些轻率和想当然,不算公平。只有一点,我会刻意提醒自己做到的,那就是——孩子就是孩子,让孩子做她自己。
我这样做法也许会被批评为娇惯或纵容孩子,不过,适当的时候,我会帮助孩子明确原则和确立疆界。
但,进入两岁以来,巧巧身上(主要表现在行为举止上)有了些变化,有些状况确实让我们做大人的费解和手足无措。
我想,那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儿童敏感期”吧。举例如下:
其一,巧巧现在做任何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不喜欢被人哪怕是好意的越俎代庖。
比如,她要喝水,你把她的水壶递给她,再好心的帮她把水壶的盖子打开,她一定会急得大叫,并拒绝喝水,除非你帮她把水壶的盖子盖好,递给她让她小人家亲自重新来过;再比如,如果她在家里或是在路上遇到了不好跨越障碍和难以通过的沟坎,大人好心的抱起她过去,她会踢腾着双腿执意下地,重新返回原处,哪怕会跌倒,哪怕行动迟缓或笨拙,也一定要自己再通过一遍;
对此,我心中暗自窃喜,有独立意识,好!咱做家长的要大力支持和培养呢。
其二,巧巧现在开始有强烈自我意识,懂得捍卫“谁的东西属于谁”,并努力维护属于自己的领地和疆界,特别是到了晚上,表现更为明显。
比如,巧巧晚上睡觉前,回到自己房间,上床后,就会主动和各位家人道晚安,哪怕是平日白天最最亲爱的奶奶,也会告诉她:“巧巧睡觉了,奶奶出去吧。”
另外,还有那个跟蚊帐有关的事情。
再有,每天睡觉前,巧巧洗过澡,除了妈妈和奶奶以外,不许任何人碰她的身体,有时爷爷摸了她的小脚丫或她的后背一下,她一定会不满的大叫:“洗脚、洗脚”或“洗洗、洗洗”,总之,特别有洁癖的样子。
对了,最近发现巧巧又开始爱咬玩具或把东西放嘴里含着了,按说,她早就过了“口唇敏感期”,对此,我比较焦虑。我的同学说,孩子缺锌爱咬玩具,赶紧补锌。
除此之外,难道会象小马驹妈妈说的:你们当初都没孩子用过安抚奶嘴之类能让他啃咬的东西吧?在敏感期里,孩子没被满足的感受和要求,会在以后找适当的机会重新来过,补上这一课。否则,以后孩子成人了,出现的一些问题都是与小时侯敏感期的度过情形有关,比如青少年的吸烟问题......
说实在的,我真的困惑了,关于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现,道理上,我是明白的,我相信我也能很从容的对待。
对巧巧最近开始出现的啃咬现象,和奶奶讨论并回想了一下,在她更小的时候,那个正当时的敏感期里,我们也从来没有阻止或干扰过她。
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