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爱女小札 |
话说,巧巧有了“趣味小屋”,这一晚上就没干别的,一直站在茶几前,摆弄着这个新玩意儿。
看那架势,她这股新鲜劲儿还得持续个几天(窃喜一下哈)

同样对这个趣味小屋,我们几个大人也充满了好奇心。
这样简单的玩具,看几眼就知道哪是哪,该怎么玩了。
但是,玩具的小主人——巧巧对它还一窍不通呢。
这不,我这边还坐在餐桌前吃晚饭呢,那边,奶奶已经“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手把手地指点上了。
听了几句,连我这忙着吃饭不玩玩具的,头都开始变大了。
真佩服我家小姑娘的耐心。
倒是我这个当妈妈的,先忍不住了,走过去跟奶奶说:妈,您就别费心教她怎么玩了,孩子玩的过程就是探索和学习的过程,您什么都直接了当的告诉她了,她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奶奶:可是我不告诉她,她放不进去东西,总急。
我:急又有什么关系?您不是很希望巧巧是个性情安稳的孩子吗?现在她不会她急,正好磨练她的心性呀。
听我这么说,奶奶暂时停止了对巧巧的场外指导。
又过了一会,巧巧因为塞形状块不得劲哇哇大叫起来,奶奶又忍不住连说带比划的投入进来。
我也又忍不住再次劝阻奶奶不要干涉巧巧玩,除非她求助你帮忙,你再参与进去,但也不要发表太多意见。
后来,我们家三个大人围在巧巧身边悄悄的看她玩。
那时,我的手闲着,我的脑子可没闲着,出神的独自思忖着——
唉,我们成人在孩子面前总是不自觉的爱好为人师。
还有,太多浅显的道理运用到孩子身上就全变样了。
比如,快乐在于过程,享受过程比享受结果更重要;比如,家长管的越多,孩子越惰性,越不聪明;比如,让孩子自己动手参与,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智慧,这样得来的知识她会记忆跟深刻;比如,让孩子做孩子,相信孩子,不要把成人的意志和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
再说了,孩子的玩还要有什么一定之规呀,所谓“游戏规则”那都是成人的事。
孩子的玩确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和成人理解的简单也不完全一样。
如果有人在我正专注的玩的时候,不停的在我身边聒噪,不停的好心指点,我,要么在郁闷中放弃,要么在忍耐中崩溃。
而这种情形刚好发生在巧巧身上,我不得不再次佩服一下我家小姑娘的定性——她太专注于自己眼前的工作(玩)了,任身边有怎样的干扰都不灰心放弃。
在不到两岁这个年龄段,能看到孩子那么专注于一件事物上,不屈不挠的反复实践-失败-再实践,是多么可贵的一种品质啊。我相信,哪怕只有一次的成功机会都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快乐和满足——这个,我们教给不了她。
看来,想给孩子真正的“爱和自由”,还真不是一件说说就能做到的事情。
呵呵,不好意思,就这么点小事,我想着想着就想多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玩具和小伙伴是很重要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能给她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成长环境。
但愿,我以后能在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的所有事情上,都能给孩子充分的爱和自由。
前一篇:给孩子买玩具——不算难题的题
后一篇:先说后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