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戏剧、曲艺、音乐 |
“梨花落,杏花开”(川剧《情探》名段)
川剧《情探》——故事源自《焚香记》,初名《活捉王魁》。后经清末文人赵熙改编润色,遂成为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之一。其剧情哀凄感人,焦桂英虽为屈死冤魂,却仍旧温情脉脉,几次三番地期盼王魁的回心转意。其最后的“活捉”也是希望与温情被无情抹杀后的哀愤,其中的无奈绝决是远远大于愤怒的。其中“梨花落、杏花开……”一段唱,不仅诉尽了相思之苦,也啼出了被弃后的怨屈。
赵熙(1867——1948),字尧生,号香宋,又署雪王龛。清同治六年(1867)九月生于四川荣县城北郊宋家坝。赵家世代务农。光绪十七年,赵熙乡试中举人。光绪十八年进京殿试为二甲第五十三名进士,朝考列二等,授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年,赵熙二次入京,应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
赵熙一生勤学,读书不倦。家有藏书数千卷,多精心评点,今成都草堂藏有赵评点杜诗四部。其文章骈散俱精,以散文为多,尚存有成都草堂、峨眉山、乐山乌龙诸寺碑文。赵诗学古最精,运用最活,兼擅古体与律、绝,龙精五律。赵熙博学多才,抱负远大,却无法在当世施展,就寄情于山水之间。曾五去夔巫,一登嵩山,一游西湖,五游峨眉,共宜“为诗载蜀山蜀水之青碧而出也。”一生作诗3000余首,解放初郭沫若自任部分印费,在上海倡印《香宋诗前集》上下册,录诗1300余首。近年四川又出版《香宋诗钞》,录诗500首。《香宋词》313首,则于民国7年(1918)即刻版印行。人谓“香宋词人,禀过人之资,运灵奇之笔,刻画山水,备极隽妙,追踪白石,而生新过之”,可谓知言。
赵熙一生热爱川剧,其改编的剧目除《情探》外,还有《渔父辞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