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论语》测试题
(2013-08-01 16:37:46)
标签:
句子填空题测试题小人德不孤教育 |
分类: 语文·教育 |
淄博六中初中部《论语》知识竞赛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下列哪一位?
A、子路
2、孔子是哪一家学派的创始人?
A、道家
3、下面哪句话不是出自《论语》?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下列不是出自《论语》的成语是哪一个?
A、朽木粪土 B、杯水车薪 C、三十而立 D、巧言令色
5、孔子首创了什么教育?
A、贵族教育
6、下面哪个作品不是“四书”的内容?
A、《尔雅》
7、《论语》现存多少篇?
A、10
8、下列加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吾日三省(shěng)吾身
B.人不知而不愠(yùn)
C.学而不思则罔(wǎng)
D.思而不学则殆(yí)
9、下列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学而时(时间)习之
B.是(这)知也
C.见贤思齐(相同)也
D.人不知而不愠(怨恨)
10、“巧言令色,鲜矣仁”中“鲜”字作何解释。
A、新鲜
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中的“患”跟下列词语中哪一个“患”字意思相近?
A、用兵之患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是谁说的?
A、孔子
13、《论语》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应做如何翻译?
A、遇到贤能的人便超过他,见到没有才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B、见到贤人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一下有没有与他相同的毛病。
C、见到贤能的人就考虑自己和他一样有贤能,见到没有才能的人就想一想自己也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D、看见贤能的人相互学习,看见没有才能的人互相省察。
14、孔子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以下不属于此的名句
A、学而时习之
15、以下对“温故而知新”理解错误的是?
A、从温习过去的知识中可以得到新知识。
B、“温故”是重温过去走过的路,“知新”是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怎么做的。
C、“故”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
D、“新”指未来怎么样和未来怎么办。
16、以下哪种观点属于孔子的主张
A.“无为而治”
17、判断下列说法哪一句不是孔子的言论
A、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D、“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8、孔子在何处设教?(
A、
杏坛
19、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集(
A.《大学》
20、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中的“悌”字的意思是:
A、对弟弟的敬爱之情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21、孔子是战国时期齐国人。
22、《论语》是孔子自己编写的书。
23、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24、《论语》的“论”读“lùn”。
2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是曾参说的话。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2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2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8、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____________,可谓好学也已。”
2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__________。”
3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
31、子曰:“君子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32、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
33、子曰:“德不孤,___________。”
3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
35、子曰:“不愤不启,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四、写出下列句子所对应的成语:(每题2分,共10分)
3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9、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4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