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礼仪之邦精英男士心灵平安乐活节杂谈 |
分类: 父母教育 |
亲爱的人父们,
昨天父亲节,因忙于庆祝活动,未及时贴文,但仍祝福各位人父们心灵平安!在这里我故意不谈自己的父亲,是因为对他有太多的不忍,让本来就厌恶煽情的我闪过去,而想面对绝大多数为人父者就好了,原因是他像大家一样,是个辛苦的赚钱工具,忙活了一辈子,很少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因而可能错过了许多再学习机会,中老年后仍靠着僵化的思维与人共处,结果包括跟妻子、孩子也许都格格不入,心灵上常显孤单,因此有些人退休后,身心状况马上一落千丈,令人惋惜。
当然这是指现在四十岁以上的父亲们,四十岁以下的已经有了相当的弹性,甚至有些可以“如果老婆比我会挣钱,我就回家当主夫!”,这我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毕竟目前职场有利于女性发展(这是另个值得深度探讨的话题),很多男人恰好固守“男主外”思想,而默默忍受身扛着大山的压力,谁也无法出声道:对不起!能让我歇歇吗?
我最近看了《和谐拯救危机》访谈记录片后深为感动,因为我们过去老祖先有很多大智者,这些都是腹有诗书、谨守仁义的男人,把儒释道传统文化相承下来,得使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人际关系则夫妻有情、父子有亲、朋友有信,生活方面也多懂得随顺自然、天人合一。
现在这些为人父者,跟着社会大流,一切向钱权看齐,个个变成经济动物,闲余少有健康的家庭生活,反而风花雪月或忙着酬酢。就算有些好学者,也是唯功名是问,以积累财富为主要导向,连媒体都纷纷向成功、精英男士送秋波,压迫他们要更“人上人”,其实完全造就了一群天天戴着面具、心灵贫乏的男人,刘德华那首“男人哭吧不是罪”,不就形容男人“日日夜夜戴着面具睡”,真可怜哪!到头来不知道自己是谁。
那更别说他们能够提供给孩子们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了,豪奢的宴客行为,大量发行暴力动画片和电动游戏相关产品,浮滥制作医药、选秀、争斗的电视节目,不都为无辜的孩子们种下一个恶因环境,最后如何能指望年轻人应该理性、负责任呢?如果为人父的,愿意静下来感受一下孩子的心灵世界,或者工余多参加一些提升心理素质的课程,学习生命教育是什么,甚至带着孩子一起关心弱势、参加公益活动,这点点滴滴其实都在丰富自己的生活内涵,也建构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啊!
这次父亲节,我跟一位在小学教书的朋友说,请她让孩子们写一封信给父亲,主题是感恩爸爸的辛劳,以及问爸爸快不快乐,她马上把这个题目给学生们。当然我着手写这篇稿时,还没有结果出来,但我相信很多为人父的会十分感慨,他什么时候关心过孩子读书是否很辛苦,或者快不快乐呢?大人总认为,孩子有吃有穿有书读,哪有什么烦恼?
而忽略了现代年轻人大多经常处于“无聊!”、“没劲!”的低能量状态下,很容易走向抑郁、自杀,原来是他们大多没有健康的生活意识,人际关系功利而淡漠,精神严重空虚,这些是谁造成的?仍是父权体系构建的经济竞逐、文化空洞的结果啊!我们每个为人父的能不深自警惕吗?
所以,只有从每位当父亲的,先开始面对自己的人生,在职权上,要善尽良知良能,作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把孩子往国外送,国内是别人的孩子就不管了;在生活上,要懂得工作与家庭平衡,完善亲子关系;在个人学习上,要明白生命状态是可以选择的,不是争名逐利才是男人。尤其为人父的,真的大可以做自己,无需盲从社会价值观哪!
2008年3月16日不经意间成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纪念日。记忆中的那一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乐活家族的成员们相聚在中山公园的御花园餐厅,在品尝价廉物美的港式早茶的同时,还能够透过落地的大玻璃窗欣赏绿意的春天。享受健康美食,欣赏自然美景和保持恬淡的美好心情一直是乐活家族聚会的特色。
话题还是从我们的乐活村的规划开始,并引申出更多集思广益的乐活行动。怀恩提议可以选一个特殊的日子作为全民的“乐活节”,“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能够与更多的人分享快乐,让我们的快乐更快地传递到每一个角落,不正是我们乐活家族的宗旨吗?6.16跳进了我的脑海,原来中国的语言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这个可以用来“乐一乐”的日子。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每一位乐活伙伴在实践乐活,分享乐活的日子里又多了一个欢聚,庆贺,散播乐活种子的“乐活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