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匆匆话宋城

标签:
宋城木墩斧头古樟树绝活宋城千古情传统文化擂台技艺特色产业文化 |
分类: 随笔杂谈 |
来去匆匆话宋城
郑石水
一
2009年4月20日下午2:20时,偶随团队来到杭州宋城。
宋城大门前广场的九龙柱群首先映入眼帘,只可惜停的汽车太多影响了景观,那里成了停车场。
这天来宋城的人很多,想拍风景照很难,来这里似乎是看人的。这大概是景区的通病。但作为主题公园,人多说明运作成功,人气旺盛生意也就兴隆。这里的宋文化主题公园是较成功的,做大做强了旅游文化产业,值得我们学习。
国内有些地方旅游资源很丰富,如在民间民俗、历史传统、自然风光、红色文化等方面可开发的资源很多,但却没能打开局面,在做大文化旅游上步履艰难发展缓慢。
二
宋城“给我一天,还你千年”的广告语很有创意,可以说来到这里让你能领略到我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韵味。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文化资源通过旅游这一平台,在市场中得到营销;旅游业为文化产业的开发拓展了市场空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载体。
古城风貌在宋城独具魅力,市井街、老作坊、大瓦子勾栏、茶楼酒家等目不暇接,以建筑为形文化为魂的旅游开发思路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集南北风味于一体的小吃一条街是人们品尝宋代风味小吃之地,怪街则为趣味旅游者提供了一个好场所。
三
人的生命离不开水,宋城当然离不开水了。
她不仅是在水上搭桥、行船,还架有古老的水车,更有水炮放置在水塘边供人们操作发射。
水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
宋城的水,江南的水,水文化成为她一大特色。
四
儒释道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宋城它们已融合在一起了。这里的店名、招牌、幌子等处处显示着传统文化韵味。
雕塑长廊、仙山琼阁,特色文化杂糅其间。
人们拜的最多的还是那财神,那里香火正旺。
五
广场文化也是宋城的一大特色。
广场的抬花轿、擂台的技艺演出等,各具特色的活动引人耳目。
宋城的千年古樟树演义过传奇故事。
而今的古樟树下搭起了擂台,给才艺表演者提供了舞台。
碰巧偶看到一男子在擂台上表演绝活,拉开一定的距离往架起的木墩上甩斧头,飞出的斧头要准确地砍在木墩上。他要求一名观众配合,大字型立在木墩之间。观众中有位小伙上台按要求站在了指定的位置。他飞出了三斧头,砍在那小伙手臂以下的三个木墩上,小伙子紧张地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当表演绝活的男子说后面三斧头只有60%命中率时,那小伙便要走下擂台,引得观众大笑,小伙又回到木墩处,等待着三斧头飞砍在头周围的木墩上。表演绝活的男子拿起斧头再次告诫他不要动,然后一一飞出斧头,准确无误地飞砍在上面的三个木墩上,配合表演的小伙子这时已瘫在架子上了。
绝活表演完毕,紧接着是一宋装女子的古筝演奏。一曲高山流水在寻觅着知音。
一曲阳关三叠在为故人送行。
六
临近4点,我们要观看《宋城千古情》了。
据介绍它是宋城景区倾力打造的一台立体全景式大型歌舞。该剧以杭州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为基点,融合世界歌舞、杂技艺术于一体,运用了现代高科技手段营造如梦似幻的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
剧场里人很多,五湖四海的朋友相聚一堂。这里的人气说明文化产业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一台主题文化大餐,使文化与旅游齐头并进和谐相处了。
演出前先有小丑在台上暖场。
全景式大型歌舞演出则从良渚文化开始,到宋宫廷文化。
有佛教文化,也有儒家文化。
有岳飞的金戈铁马,也有许白的儿女情长。
大炮对着观众就是一炮,许多人吓了一跳。
许仙白娘子西湖断桥相会,细雨飘落在观众席上,使人身临其境。
5时结束演出。半小时后还有第三场演出。全天六场演出。
七
离开剧场,在《宋城序》碑后看柳永的《望海潮》词。
据说就是这首词,曾引得金兵南下。可见自古以来这里就是繁华富饶之地,怎不忆钱塘!
我们就要离开了,未阅尽你的风景,再见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