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艺:淫秽内容易引发“类推式”冲动
手机“黄网”:大学生不感冒?
——大学生不用手机上黄网的三大理由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扫黄”战斗中,大学生群体显得异常冷静和理性——大部分大学生表示,他们对“手机黄网”不咋“感冒”。不过,值得关注的是,绝大部分学生都或主动或被动地接触过淫秽信息。而专家林艺指出,这些淫秽内容极易引发“类推式”冲动。
调查:三大理由,让大学生少用手机上黄网
“用手机上网上过,但没有主动上过黄色网站。”近日,记者就“是否上过手机黄色网站”等问题对北京、上海、天津、湖南等地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得到的答案有点意外——用手机上网的大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没有使用手机上过黄色网站,而少部分人表示,即使上过,也是偶然点错了网页,误打误撞进入了“黄网”。
北京吉利大学大三学生涂枭龙给记者分析了3个不用手机上网的理由:
首先,手机上网网速太慢。涂枭龙说,目前,尽管手机已经进入3G时代,但是用3G的大学生还并不是很多,而且目前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上网的速度仍然比较慢,看视频更慢。而每个大学寝室几乎都有电脑,很多人还有笔记本,相比较而言,用电脑上网比手机上网快多了。“因此,即使要看相关信息,大学生也会选择电脑,而不是手机。”
其次,目前,手机上网的费用仍然较高。相比较寝室公用电脑网线花费和到校园周边网吧上网的费用,手机上网的花费要高得多。“而大学生本来就没有收入来源,能省当然就省。”
最后,手机上网画面太小。而电脑的屏幕更大,画面更清晰。
“综合以上3方面因素,大学生使用手机上黄网的可能自然就少了。”涂枭龙说。对此,湖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大四学生徐力表示认同。他同时指出,大学生相比较中学生、小学生用手机上黄网要少,是因为大学生更加独立、自主,可以更加方便、自由地使用电脑上网。“而在这些方面,中小学生往往会受到家长、学校的约束。”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曹灿则认为,大学生比中小学生具备了更强的辨别能力和控制力,也是大学生使用手机上黄色网站比较少的主要原因。
问题:多数大学生触过“黄”,网络是主渠道
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比较少,但他们接触黄色信息并不少。
调查中,记者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尤其是男生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淫秽信息。其中,电脑网络是他们接触这些不良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其次依次是碟片、广播、杂志、小说以及身边的同学、朋友。
“说真的,我们男生恐怕没有一个人不看过A片。”天津一名大四学生笑言,每到周末、节假日,是浏览这些信息的集中期。对此,绝大多数同学也表示,大学生已经是成人了,而且社会上这方面的信息到处都是,接触这些也比较正常。
专家:淫秽内容易引发“类推式”冲动
国际中华性健康研究会理事、中国民间性家教第一人林艺指出,不管是上手机“黄网”还是电脑“黄网”,大学生“触黄”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首先,因为接触新鲜事物快,容易人云亦云地从众,加之学习就业压力大、空虚寂寞、缺少沟通等因素,大学生比较容易关注并依赖网络。而色情内容尤其会引发观看者“类推式”的冲动,引导其向“内容”中的形式或观念“靠近”。“比如,很多男生因为看了乱伦情节,给了他们从前没有过的兴奋和快感,于是开始关注并对自己的母亲或者母亲型的女性有冲动,并经常以之为幻想对象,甚至做出过分的举动。”林艺强调,除此之外,一些把握能力弱的同学,更容易做出不负责任的选择,去尝试性,甚至效仿相关情节,从而给心身带来危害。
那么,对已经受到这些内容影响的人,有什么办法能摆脱呢?
林艺认为,关键是要认识到此举对自己可能会带来的危害,并决心不沉浸其中。除了学习外,要寻求更适合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让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充实有限的时间。另外,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培养一些爱好,少把自己“空闲”起来;闲的时候找点别的事情做,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而“有条件”上手机网络或电脑网络。“当然,这些首先是要在主观上想排斥而不再沉浸其中的前提下进行。”林艺强调。(选自《中国学生健康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