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新课程观念为支撑,培养学生学诗、吟诗和写诗兴趣,充分发挥诗词“认识、教育、娱乐、审美”等功能,用诗词对学生进行塑魂植根教育,使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发展”,既继承和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发学习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切实落实大语文教改思想,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凸现学校办学特色,推动学校各项工作。
二、实验内容:
诗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三、实验重点:
1、着力诗词校本课程的开必和实践研究,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丰富学校特色文化,推动学校课改工作。
2、着力诗词校本课程的开必和实践研究,加强诗词与学科教育、学校日常管理、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联系和作用。
3、制定联小小学生诗词发展素质纲要,完善诗歌样本教材。
四、实验方法:
1、调查问卷法
2、行动研究法
3、综合实践法
4、经验总结法
五、实验步骤与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08年3月1日——6月20日 课题计划制定、落实阶段
第二阶段:2008年9月21日——12月 课题研究阶段
第三阶段:2009年3月 课题小结阶段
六、主要工作:
第一阶段:2008年3月 课题计划制定、落实阶段
1、制定好课题学期研究计划。
2、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研究新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2008年9月21日——12月 课题研究阶段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意识。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新标精神,学习诗词创作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增强教科研意识,加强课题研究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2、丰富学校特色文化,推动学校课改工作。
组织完成《雏凤》诗刊第九辑的出版工作,更换诗词 长廊内容,更换橱窗“诗苑”内容,更换学校墙壁上的诗画框,在班级、学校宣传栏中增加诗教宣传文字图片,使诗词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
3、加强诗词与学科教育、学校日常管理,未成年人思品教育的联系和作用,完善诗词校本课程子课题的实施和研究计划,并指导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4、制定联小小学生诗词发展素养纲要,完善诗歌校本教材,本学期要进一步加强诗词教学与考核工作。
5、继续征求童歌童谣,让诗词愉悦学生身心。
6、强化积累,鼓励创作。
本学期,我们要进一步做好古诗词的复背工作,进一步加强诗词吟诵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的方法研究,促动学校语文教学工作。
第三阶段:2009年3月 课题小结阶段
1、做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做好结题的准备并结题。
七、具体安排:
3月份:
1、制定好课题研究计划。
2、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
3、召开子课题组成员会议。
4、制定联小小学生诗词发展素养纲要,着手编写“诗歌”二期教材。
4月份: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
2、70首古诗词编印成册,并发放、背诵。
3、完成诗歌长廊的布置。
5月份: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
2、子课题活动交流。
3、诗教考核小结。
4、收集学生诗作。
6月份: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
2、准备结题资料。
3、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