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聿名
竹聿名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661,803
  • 关注人气:1,0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青年》第7期:《艋舺》往事 残酷青春备忘录

(2010-02-23 12:07:07)
标签:

娱乐

《新青年》第7期:《艋舺》往事 <wbr>残酷青春备忘录

   2009年底,一个70后的台湾人写了一本叫做《我们台湾这些年》的图书,在内地短短三个月内创下百万册销售佳绩。读者看完大多感叹:原来这三十年大家大同小异,过得都不容易!

 

  2010年春节,台湾导演钮承泽执导的电影《艋舺》本地票房突破两亿新台币(约合5500万人民币)。与此同时,这部充满青春记忆的江湖片在内地也正悄然掀起滚滚热潮。

 

  青春,是艺术创作永不枯竭的的灵感和题材。男性的青春,意味着血气和冲动,少不了自以为打拼江湖的友情岁月,所以《艋舺》说:我们混的不是黑道,是义气。演员出身的钮承泽用“胶片”回忆了自己的青春时代,也用“卖座”打响了重建台湾电影工业的第一枪。

 

  本期《新青年》独家对话《艋舺》主创钮承泽、阮经天、赵又廷,回顾呼啸而过的青春岁月,解读重新上路的台湾影业,诚意奉献:《艋舺》往事——残酷青春备忘录。

 

        目录

  第一章·青春无悔

  ①年少气盛之电影青春

  ②青春已逝之生存之道

  ③天廷双帅的青春

  ④台湾电影的青春

 

  第二章·江湖有事

  ①义气:“我们混的不是黑道,是义气”

  ②传统:“枪,是下等人用的武器”

  ③江湖:“时代不一样了,艋舺早晚会被吞掉”

 

  第三章·创作多艰

  ①惨淡:台湾电影曾竖商业白旗

  ②信心:《海角七号》破釜沉舟成功

  ③《艋舺》:重建台湾电影工业第一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