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五大闷王
文:竹聿名
陈英雄
祖籍越南
三四年前,有一个朋友跑来找我玩,而我晚上向来不喜欢和男人玩,于是只好喝酒聊天,聊着聊着觉得无趣就决定看电影。抽屉里两人同时没看过的碟实在不多,翻来翻去被他翻到了一张陈英雄导的《三轮车夫》,一看是梁朝伟主演,外封还写着“康城影帝”“黑社会”①等字样,他欣喜不已,一种捡到宝的表情洋溢在脸上,说今晚就看它了,我对那部电影也抱有期望,说是就是了。于是两人急忙忙的摆好凳子熄灯准备感受一番黑帮的枪林弹雨。
和大陆不一样的三轮车、满头大汗黝黑的男孩、四处攒动的人群、叽叽呱呱的越南语、肮脏过道洗衣炒菜的一家人……全无黑帮影子,种种不顺眼让我起了疑惑。而当看到梁朝伟大哥歪歪斜斜靠着墙边一声不坑叼着烟似乎在沉思什么的时候,我的心立即凉了一半,大叫不好。这方面我有经验,我知道凡是梁朝伟几分钟不说话的电影都是可怕的,就像女生几天不回你的信的可怕……接下来的情节证实了我的预感,电影果然闷得厉害!我对梁朝伟已经没了太多期待,而当梁朝伟不是我的期待时候我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什么。能做的只是麻木的看下去。
我朋友在忍了30多分钟后终于忍无可忍,开始不断问我有黄片吗。在我肯定没有几次之后,他说重看周星驰好了,我说腻,他说只要我肯不看这部电影他可以跑回宿舍拿黄片。那时候,中国刚入世贸没多久,而我的几科补考据说已经过关,奋斗之心膨胀,正打算花时间研究古今中外的文化差异,淫秽电影根本就不能吸引我。因此,我皱眉神情凝重的反问他:女的漂亮的吗?他说漂亮的那些刚被人拿走了……于是我挥手打断他的话,说不要讲话认真看碟,都不懂尊重艺术的,《三轮车夫》这部电影得威尼斯金狮奖肯定有它的理由,我们要坚持的看完……
电影就在我和他边聊边闹中看完的。结束时候,我大有矿工被闷在矿井几天然后死里逃生的愉悦。拍了拍胸口大呼一口气,潜台词是:竟然还活着。
上面是经过我美化的看《三轮车夫》经历,算不上痛苦,但就是送辆三轮车给我也难让我再看一遍!
《三轮车夫》给我的印象非常不好,之后再碰到陈英雄的电影我已经开始先入为主。我之后还看了他的一部《青木瓜之味》。青涩苦闷,也是文艺片来的。由于女主角的不怎么好看,由于我没摆脱之前的阴影,我的感觉同样不好。
其实《青木瓜之味》是陈英雄《三轮车夫》之前的电影。当年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不过,好在没得奖,要不然会残害更多的人。
《青木瓜之味》、《三轮车夫》的扬名让陈英雄得到了更多关注,得到更多资金的投入,也让他更积极的拍他印象中的越南。陈英雄虽然是半个越南人,但影片中的越南远没有吴宇森等人的越南让人深刻。
①“康城影帝”—— “康城”是香港人的说法,就是我们说的嘎纳。而当时梁朝伟凭借《花样年华》获了影帝,《三轮车夫》那张DVD封面就借这个名号来引人购买。那几个字醒目得可以让不熟悉的人误以为梁朝伟是凭此片得的嘎纳影帝。
“黑社会”——也不知道谁写的内容简介,还造出了“黑社会诗人”这类莫名其妙的词汇来。
祖籍越南
三四年前,有一个朋友跑来找我玩,而我晚上向来不喜欢和男人玩,于是只好喝酒聊天,聊着聊着觉得无趣就决定看电影。抽屉里两人同时没看过的碟实在不多,翻来翻去被他翻到了一张陈英雄导的《三轮车夫》,一看是梁朝伟主演,外封还写着“康城影帝”“黑社会”①等字样,他欣喜不已,一种捡到宝的表情洋溢在脸上,说今晚就看它了,我对那部电影也抱有期望,说是就是了。于是两人急忙忙的摆好凳子熄灯准备感受一番黑帮的枪林弹雨。
和大陆不一样的三轮车、满头大汗黝黑的男孩、四处攒动的人群、叽叽呱呱的越南语、肮脏过道洗衣炒菜的一家人……全无黑帮影子,种种不顺眼让我起了疑惑。而当看到梁朝伟大哥歪歪斜斜靠着墙边一声不坑叼着烟似乎在沉思什么的时候,我的心立即凉了一半,大叫不好。这方面我有经验,我知道凡是梁朝伟几分钟不说话的电影都是可怕的,就像女生几天不回你的信的可怕……接下来的情节证实了我的预感,电影果然闷得厉害!我对梁朝伟已经没了太多期待,而当梁朝伟不是我的期待时候我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什么。能做的只是麻木的看下去。
我朋友在忍了30多分钟后终于忍无可忍,开始不断问我有黄片吗。在我肯定没有几次之后,他说重看周星驰好了,我说腻,他说只要我肯不看这部电影他可以跑回宿舍拿黄片。那时候,中国刚入世贸没多久,而我的几科补考据说已经过关,奋斗之心膨胀,正打算花时间研究古今中外的文化差异,淫秽电影根本就不能吸引我。因此,我皱眉神情凝重的反问他:女的漂亮的吗?他说漂亮的那些刚被人拿走了……于是我挥手打断他的话,说不要讲话认真看碟,都不懂尊重艺术的,《三轮车夫》这部电影得威尼斯金狮奖肯定有它的理由,我们要坚持的看完……
电影就在我和他边聊边闹中看完的。结束时候,我大有矿工被闷在矿井几天然后死里逃生的愉悦。拍了拍胸口大呼一口气,潜台词是:竟然还活着。
上面是经过我美化的看《三轮车夫》经历,算不上痛苦,但就是送辆三轮车给我也难让我再看一遍!
《三轮车夫》给我的印象非常不好,之后再碰到陈英雄的电影我已经开始先入为主。我之后还看了他的一部《青木瓜之味》。青涩苦闷,也是文艺片来的。由于女主角的不怎么好看,由于我没摆脱之前的阴影,我的感觉同样不好。
其实《青木瓜之味》是陈英雄《三轮车夫》之前的电影。当年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不过,好在没得奖,要不然会残害更多的人。
《青木瓜之味》、《三轮车夫》的扬名让陈英雄得到了更多关注,得到更多资金的投入,也让他更积极的拍他印象中的越南。陈英雄虽然是半个越南人,但影片中的越南远没有吴宇森等人的越南让人深刻。
①“康城影帝”—— “康城”是香港人的说法,就是我们说的嘎纳。而当时梁朝伟凭借《花样年华》获了影帝,《三轮车夫》那张DVD封面就借这个名号来引人购买。那几个字醒目得可以让不熟悉的人误以为梁朝伟是凭此片得的嘎纳影帝。
“黑社会”——也不知道谁写的内容简介,还造出了“黑社会诗人”这类莫名其妙的词汇来。
蔡明亮
蔡明亮是马来西亚人,问起来,他就调侃自己是在台湾拍电影的外国劳工,虽然不好笑,好歹转移了不少台湾人的视线。
美国《时代》杂志评价蔡明亮的《你那边几点了》“像一世纪那样不慌不忙,是幅值得开馆典藏的画。”这样的评价当然是褒奖,可一想到现在是21世纪我就未免怀疑《时代》杂志的赞誉。假如谁称赞我说:“木阿,你现在写的东西像小学一年级那样……”我不凌空一脚过去才怪。
蔡明亮的电影不多,算起来也就十来部。大部分看过。看他的电影,很有中学时候上数学课感觉,手表像停止了一般,看了几十次表,硬是没到下课时间。
在欧洲频频得奖变本加厉的升华了蔡明亮的自我,他更无所顾忌的拍他认为好的电影。继续带着他的小康,一步一步不知走向何方……
蔡明亮是马来西亚人,问起来,他就调侃自己是在台湾拍电影的外国劳工,虽然不好笑,好歹转移了不少台湾人的视线。
美国《时代》杂志评价蔡明亮的《你那边几点了》“像一世纪那样不慌不忙,是幅值得开馆典藏的画。”这样的评价当然是褒奖,可一想到现在是21世纪我就未免怀疑《时代》杂志的赞誉。假如谁称赞我说:“木阿,你现在写的东西像小学一年级那样……”我不凌空一脚过去才怪。
蔡明亮的电影不多,算起来也就十来部。大部分看过。看他的电影,很有中学时候上数学课感觉,手表像停止了一般,看了几十次表,硬是没到下课时间。
在欧洲频频得奖变本加厉的升华了蔡明亮的自我,他更无所顾忌的拍他认为好的电影。继续带着他的小康,一步一步不知走向何方……
阿巴斯
伊朗
现在的阿巴斯名气大得可怕,都到了不领奖只做评委的程度。这恐怕是伊朗人自豪,其他亚洲导演妒忌的。
记录片风格拍电影可以算是阿巴斯的一个特色,此风格对影坛贡献大小不置可否。对我而言,我看久了真的受不了。
没看过阿巴斯电影的人,可以按我说的方法感受一下他的电影。方法挺简单的,找一个人然后盯住他,他做什么你都盯着他不放,他沉思、打哈欠、揉脸、吐痰、摇头、下楼梯、似乎忘记拿钥匙摸摸口袋于是又上楼、拿了钥匙、下楼、开车……不眨眼看十分钟。如果你有所人生领悟,恭喜你,你已经触摸到阿巴斯电影的真谛了。
阿巴斯的电影是让人眼困的电影,我无所顾忌的这样说也在于阿巴斯的承认,他坦言过自己喜欢让观众睡着的电影。而我刚好不喜欢让观众睡着的电影。
有时候我会问自己那么折磨自己干什么,看他的电影他又不给钱你?你干嘛那么卖命的看?反而不看他的电影好处多得数都数不来,你节约了几个钟头,你心情愉快,你……
我还记得阿巴斯喜欢日本的小津安二郎,说自己的风格和小津相似。小津的电影我看得少,但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小津的电影生活化,但不至于太闷,要说风格相像,我看倒是像侯孝贤。
伊朗
现在的阿巴斯名气大得可怕,都到了不领奖只做评委的程度。这恐怕是伊朗人自豪,其他亚洲导演妒忌的。
记录片风格拍电影可以算是阿巴斯的一个特色,此风格对影坛贡献大小不置可否。对我而言,我看久了真的受不了。
没看过阿巴斯电影的人,可以按我说的方法感受一下他的电影。方法挺简单的,找一个人然后盯住他,他做什么你都盯着他不放,他沉思、打哈欠、揉脸、吐痰、摇头、下楼梯、似乎忘记拿钥匙摸摸口袋于是又上楼、拿了钥匙、下楼、开车……不眨眼看十分钟。如果你有所人生领悟,恭喜你,你已经触摸到阿巴斯电影的真谛了。
阿巴斯的电影是让人眼困的电影,我无所顾忌的这样说也在于阿巴斯的承认,他坦言过自己喜欢让观众睡着的电影。而我刚好不喜欢让观众睡着的电影。
有时候我会问自己那么折磨自己干什么,看他的电影他又不给钱你?你干嘛那么卖命的看?反而不看他的电影好处多得数都数不来,你节约了几个钟头,你心情愉快,你……
我还记得阿巴斯喜欢日本的小津安二郎,说自己的风格和小津相似。小津的电影我看得少,但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小津的电影生活化,但不至于太闷,要说风格相像,我看倒是像侯孝贤。
侯孝贤
中国台湾
侯孝贤早期的电影并不算闷,拍到后来就越来越恐怖,比较起来,大概和早期是拍少年情怀,后来是关注社会人文有所关系。
侯孝贤80年代拍的《风柜来的人》、《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恋恋风尘》都不是我意义上的闷片,《悲情城市》算了个分水岭,90年之后的《戏梦人生》、《好男好女》、《南国、再见南国》、《海上花》、《千嬉曼波》严重的走向慌闷。
论片长,同时期的杨德昌比他还长些,可杨德昌的电影观众容易入戏许多,大体上这得益于杨德昌的故事能力。侯孝贤的电影并非长而闷的,而是隐晦和写实,他电影里的隐晦不是任何一个观众能吃得消的。而写实,写实的一个好办法就是长镜头②,和前面几位一个样,侯孝贤同样是长镜头爱好者,他们同样闷的好手。
②LONG TAKE 长镜头,一般而言,长镜头是摄影过程从开机到关机,未间断且完整的拍摄下一个完整的戏段、表演过程或电影意念。
中国台湾
侯孝贤早期的电影并不算闷,拍到后来就越来越恐怖,比较起来,大概和早期是拍少年情怀,后来是关注社会人文有所关系。
侯孝贤80年代拍的《风柜来的人》、《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恋恋风尘》都不是我意义上的闷片,《悲情城市》算了个分水岭,90年之后的《戏梦人生》、《好男好女》、《南国、再见南国》、《海上花》、《千嬉曼波》严重的走向慌闷。
论片长,同时期的杨德昌比他还长些,可杨德昌的电影观众容易入戏许多,大体上这得益于杨德昌的故事能力。侯孝贤的电影并非长而闷的,而是隐晦和写实,他电影里的隐晦不是任何一个观众能吃得消的。而写实,写实的一个好办法就是长镜头②,和前面几位一个样,侯孝贤同样是长镜头爱好者,他们同样闷的好手。
②LONG TAKE 长镜头,一般而言,长镜头是摄影过程从开机到关机,未间断且完整的拍摄下一个完整的戏段、表演过程或电影意念。
王家卫
香港
王家卫的电影是闷片来的,但是他的闷被全明星阵容给掩盖掉了。而在明星的照耀下,观众能坚持的把电影看完。至于电影明不明白对于很多人来说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王家卫很明白观众的心理,他早就认为观众去电影院就是看明星。所以努力的把明星都拉拢过来。也因此我们才能幸运的看到那么多明星认真诚恳的拍戏。
明星帮助了自己,也帮助了王家卫。现在的王家卫不是一般的很大牌了,以至于我们的大导演张艺谋都“妒忌眼红”说他在嘎纳那么多年从来没得过王家卫的礼遇。
中国人如果简单到可以因为同胞某项成绩就骄傲的话,王家卫是足可以让我们骄傲的。说件小事,两年前奥斯卡颁奖时,《教父》的导演福特•科波拉的女儿索菲亚•科波拉在《迷失东京》获奖之后,感谢了几个人,其中一个就是王家卫。那时,我的确有丝丝自豪感。后来得知索菲亚•科波拉因为看了王家卫的电影而有所灵感,拍了电影,我那丝丝自豪无意间又加重了少许。
一向喜欢写王家卫,因为写他不用花什么笔墨,不是没什么可写,而是他太被人熟知了。以至于写什么都觉得重复。
对王家卫,没必要说那么多,爱护就对了。
当今的亚洲,这五个人凑在一起,地球上亚洲导演可以拿的国际重要电影奖,他们大部分都拿了。亚洲这个概念不怎么入人心,说是亚洲人的骄傲没什么意义,还是让他们自己国民骄傲就好。
回到我身上,暂时可以这样说,这五个人,陈英雄除外,其他四个我一直来是欣赏的。当然不是讽刺,是实话。
我对有所追求有所要求有所风格的人确实有好感。
只是我的电影价值观不一样,才会有上面看似指责的说法。我从来不认为一部沉闷无比的片子会好在那里去,这是吸引力单方面的问题。连吸引都无法做到,说好也有限。要说只为找人生意义而看闷片,大可不必,其他电影也可以找到,电影之外更多这些意义。
闷是我尽量拒绝的人生元素,话题再沉重的电影也是要想办法让人看完的。至于什么办法,都是电影大导演,他们自己想。
香港
王家卫的电影是闷片来的,但是他的闷被全明星阵容给掩盖掉了。而在明星的照耀下,观众能坚持的把电影看完。至于电影明不明白对于很多人来说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王家卫很明白观众的心理,他早就认为观众去电影院就是看明星。所以努力的把明星都拉拢过来。也因此我们才能幸运的看到那么多明星认真诚恳的拍戏。
明星帮助了自己,也帮助了王家卫。现在的王家卫不是一般的很大牌了,以至于我们的大导演张艺谋都“妒忌眼红”说他在嘎纳那么多年从来没得过王家卫的礼遇。
中国人如果简单到可以因为同胞某项成绩就骄傲的话,王家卫是足可以让我们骄傲的。说件小事,两年前奥斯卡颁奖时,《教父》的导演福特•科波拉的女儿索菲亚•科波拉在《迷失东京》获奖之后,感谢了几个人,其中一个就是王家卫。那时,我的确有丝丝自豪感。后来得知索菲亚•科波拉因为看了王家卫的电影而有所灵感,拍了电影,我那丝丝自豪无意间又加重了少许。
一向喜欢写王家卫,因为写他不用花什么笔墨,不是没什么可写,而是他太被人熟知了。以至于写什么都觉得重复。
对王家卫,没必要说那么多,爱护就对了。
当今的亚洲,这五个人凑在一起,地球上亚洲导演可以拿的国际重要电影奖,他们大部分都拿了。亚洲这个概念不怎么入人心,说是亚洲人的骄傲没什么意义,还是让他们自己国民骄傲就好。
回到我身上,暂时可以这样说,这五个人,陈英雄除外,其他四个我一直来是欣赏的。当然不是讽刺,是实话。
我对有所追求有所要求有所风格的人确实有好感。
只是我的电影价值观不一样,才会有上面看似指责的说法。我从来不认为一部沉闷无比的片子会好在那里去,这是吸引力单方面的问题。连吸引都无法做到,说好也有限。要说只为找人生意义而看闷片,大可不必,其他电影也可以找到,电影之外更多这些意义。
闷是我尽量拒绝的人生元素,话题再沉重的电影也是要想办法让人看完的。至于什么办法,都是电影大导演,他们自己想。
(以前以“可爱的木阿”一名写的玩意)——05.11.10
后一篇:私人电影手册——爱情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