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一个悲观的理想主义者

(2012-02-20 16:00:01)
标签:

教育

乐观而不盲目。悲观而不绝望。对于人生,社会,世事,我一直都说自己,是悲观的理想主义者――悲观,是基于我所感受和体味到的现实状况,理想,则源自内心深处,对美好未来的期求和渴望。

赫拉巴尔说:“我实质上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和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我是个两栖类和合用一堵墙的两间房。”读到这句话,我对这位声名显赫、却言行低调的捷克作家,顿生惺惺相惜的好感,甚至想伸手去触握一下他从天国伸过来的手。尽管他的悲观和乐观,成就了那些伟大和作品,而我,只能偶尔写些自娱也娱人的短小文字。

因为有对美的向往、对未来的期盼、对人性趋善的理解,所以我乐观。但是我知道,美也需要创造,梦想的实现不能只通过做梦,在现实与未来之间,有长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不盲目。我用双眼仰望天空,也用双脚触踏大地。我用微笑透露我的相信,也用思考传递我的隐忧。我用行动表达我的热情,也用沉默和回顾,反省我的所作所为。

然后,我用文字,写下自己的泪和笑,悲和喜,爱和痛。

对现实,对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状况,我有种种不安,甚至因困惑而疑虑,因疑虑而悲观。但 鲁迅先生说,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使我明白,悲观没什么不好。适度的悲观,既能让人冷静,警醒,也能让人慨然振作,奋力前行。很喜欢胡适先生的一句话,人生本没有意义,人自己给它什么样的意义,它就会有什么样的意义。我愿意接着说,所有的终极意义,也许都是空白和虚妄,除了在过程中所体会到的意义。所以我曾感叹,意义不在意义本身,而在对意义的追寻里――这样的意义,也许不宏大,不高亢,不振奋人心,但它真切,实在,能够给荒凉的人生以安慰和温暖。

以我有限的阅读和感受,所有深刻的灵魂,其实都蕴藏着悲观——那些长久影响了人类生活的大师,他们的思想、著述、作品,几乎都是悲观的,或者,都带着悲观的底色。由幸福而走向幸福,固然是美好的,但经历痛苦后体验到的欢乐,也许才是真正的欢乐,深刻的欢乐。就像《欢乐颂》,在贝多芬的交响曲里,也排行“老九”,经历过《英雄》、《命运》、《田园》的铺垫和渲染。这样的顺序,既体现出创作的“经历”,也意味着“追寻”的过程。

因此,我悲观,但不绝望――人生是苦的,好在还有梦。梦想是好的,虽然梦终究会醒。像东坡先生那样说“人生如梦”,或者太消极,那我愿意说,人生的漫长,正好够我们做一场大梦――在梦即将到来之时,在梦将醒未醒之际,我愿意努力寻求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对于教育,已经有无数多的诠释,无数多的概念与定义。我愿意简单地坚信:教育是美好的事――教育的最大意义之一,应当是让人因受教育而美好,或者说,在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美好,因所受的教育而感觉到生活的美好,感觉到尽管现实不够美好,但是还可以对美好保持向往和期待。很多年前,我曾写过一句诗:“对美保持不败的向往,这是人类最后的一次机会。”尽管那首诗,与教育没有任何关系,但在我思考教育时,在我梳理和总结自己对教育的思考时,不自觉地,一次次想到这个句子。

我也曾经用“我越陷越深越迷惘/路越走越远越漫长”这句歌词,来言说我与教育的关系。当然,是与中国教育,再具体些,是我和我所从事、接触、了解的现实教育。沉重,艰难,困境重重,困厄多多。我甚至说过,当今中国的教育,是让人“热爱到恨”的事,就像货真价实的爱情:“爱得越真,伤得越深。爱得越重,伤得越痛。”但是,伤得再深、再痛,依然在爱,甚至是,热爱;不可救药得,就像一场持续不断的高烧。

从“一线”到“一点五线”后――尽管刚到进修校时,朋友曾疑问:“年纪轻轻的,怎么就到‘退休校’了?”但我始终不觉得自己是在“二线”,当然也没在真正的“一线”,所以用这样折衷的说法――对教育,居然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言说。这一方面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对教育有了更深切的体认,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教育现象有了更丰富的观察角度和机会。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敢说自己已经多么清醒或清楚,但回头的时候,毕竟更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更能看出风景中不同往常的意义。

或许有人会说我“站着说话腰不痛”,但我依然要坚持记录,坚持诉说。就像我说过的,发出自己的声音,表明我们的存在。而在我的文字里,尽管不乏暗漫、沉重、忧伤、痛苦,但内心里,依然保有梦想和激情,保有对未来的坚信和执着,保有对可能美好的教育面目的期盼和祈望。甚至可以说,我所有有关教育的文字,都建构在教育意义的求证中,建构在对可能美好教育的追求和期许中。整整20年的从教经历中,我有过多次离开的机会,但再三思虑,我主动选择了留下,选择了在自己熟悉、热爱的土地上的坚持——我坚持着行走、思考,坚持着清醒地做梦,坚持着对未来抱有“不败的向往”。

而且我看到,在我的身前,身后,还有那么多的同行者,从沧桑中走出来,在烦难里站起来,历尽劫波,他们所要寻找的,依然是蓝天、是太阳、是黄昏的灯火、是林中的清泉、是勇敢者的号角、是孩子脸上永恒的微笑――那或许是人间最美好的风景。

乐观而不盲目。悲观而不绝望。对于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教育,我愿意做这样一个悲观的理想主义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