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幽默大虾
幽默大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06
  • 关注人气: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呐喊》的新时代意义

(2011-08-24 14:48:35)
标签:

宋体

《呐喊》

新时代

鲁迅批判

杂谈

分类: 频道8:破万卷·阅读

看到一些网友对《呐喊》的评论,其中有一条是:“真不敢想像当时那个社会!”我们在语文课上也学过《呐喊》中的不少文章了,中心思想分析出来,其中一条都是“批判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揭示辛亥革命后百姓的生活依然贫穷落后、思想依然封建保守的状况,喊出拯救国民思想的时代之音”。

我要问的是:鲁迅批判的那个时代早已过去,那么如今我们看《呐喊》,所得到的感触就只是“近百年来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愚昧无知的时代已不复存在,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吗?

大概不是的。《呐喊》描绘的不仅是时代特征,还有国民特性。时代特征显然会在一个发展日新月异的国家,很快成为历史,而国民特性中的弱点则不那么容易成为过去。《呐喊》在新时代,仍然有它的警世作用。

 

我要问的是:

  还有多少个像闰土那样的劳动者?

  被生活的重负压得茫然,压得眼睛里失去了神,压成了一个木偶人……活得没有希望,没有东西,却麻木得已经不知道痛刻。等级观念不知不觉侵蚀了他们,让他们淡漠了尊严,淡漠了爱……

  新时代的闰土们,也许不再是贫苦的农民。他们走进工厂、走进企业。他们也不一定“人到中年”,有的可能只是80后。但面对生活,他们一样地唉声叹气,为了琐事整天皱着眉头。他们渐渐地学会了逆来顺受。他们不会笑,也不会哭,被欺负了,只是叹口气说道,这是命。

  坐火车时,他们也许会发现邻座和自己谈得来,就有一搭没一搭地谈起来。

  “我在公司里忙乎来忙乎去,还不敢惹上级。”

  “是。我们公司上级下级都惹不起。”

 

  还有多少像赵七爷那样的高层?

  仗着自己的一点学问、一点地位,摆着架子,显着威风,把人民当猴耍。添油加醋地编造几段耸人听闻的事,为的就是获得毫无知情权的百姓的崇拜,像敬神一样敬畏他。他津津有味地扮演关心国家安危的好人,内心其实没有什么良知。他为鸡毛蒜皮的小事结仇,又为他的仇人有大难而欢天喜地、大肆庆祝。

  新时代,民众的知情权依然时不时被拿着开玩笑。

  不仅是科学常识方面的,比如碘盐防辐射的谣言,还有许多事情——食品安全、“意外”事故、强行拆迁,等等——的真相。好在新时代的人民似乎越来越不容易耍了。

  但对有一点地位的人,我们总是有一点“崇拜”。所以新时代的赵七爷们,已经进化了,他们不那么容易结仇的。相反,他们会为那么不大不小的几笔钱结交朋友,为“朋友们”广开绿灯。

  反正无论如何,把人民当猴耍,内心其实没有什么良知的高层仍然广泛存在着。

 

  还有多少个宝儿那样的孩子要死去?

  天真活泼,瞪着黑溜溜的眼睛,喜欢玩泥人、喜欢吃好吃的……然而因为穷,因为没爸爸,因为妈妈是个纺纱为生的粗笨女人,生了重病,所有人都在敷衍他。

  是的,新时代的医疗水平高,宝儿放到现在来,病八成能好。

  但我指的不是医疗水平,是尊重生命。

  如果伊伊这样的生命可以在“7·23”这样的人祸中因“没有生命迹象”而放弃抢救的;如果伊伊的幸存可以以“这只能说是一个生命的奇迹”敷衍过去的;如果一位民工孕妇在公交车上即将生产却可以被要求下车的……那还有什么我们干不出来的?

  有人说计划生育是虐杀儿童,虐杀祖国的希望,这话我没研究过,可能有理。但虐杀祖国希望的最大的杀手,是我们对生命的蔑视。

  我想起闰土,他小时候不也是和宝儿一样活泼可爱的?

  祖国的希望最后变得麻木而愚昧,何尝不是另一种虐杀?

 

  还有多少人敢于呐喊?

  网上有许许多多关注民生的有心人,在评论、跟帖中发出或理性或激愤的不平之音,他们形成一股“微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舆论,捍卫正义。

  但是我们的书店,我们的影视作品,为什么避开这些话题了呢?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热门作品总是励志、养生、历史、穿越、惊悚之类的呢?

  我要问的是:还有多少人愿意像鲁迅那样,冷静地看、冷静地思考、冷静地写呢?

  另外,好多身处政治、法律、新闻等各业界一线的人才们,为什么也避开这些话题了呢?你们为什么不呐喊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