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玉泉小学文化-----校歌、校徽、形象大使、吉祥物

(2011-11-20 18:43:20)
标签:

玉泉山

北京玉泉小学

永定河

书声琅琅

长源

分类: 教育漫谈启迪人生

                 玉泉吟

玉泉山下,永定河畔;美轮美奂,乃我校园。

蔼蔼师长,身正为范;玉汝于成,青出于蓝。

莘莘学子,心怡体健;晨诵暮省,孜孜坎坎。

玉泉山下,永定河畔;书声琅琅,幸福校园。

德如美玉,温良恭俭;精雕细琢,大器俨然。

智如清泉,活泼自然;开掘启蒙,流长源远。

 

 

 

北京玉泉小学

Beijing Yuquan primary school

 

 http://s4/bmiddle/46e07367gc0886fe63023&690

北京玉泉小学校徽

1、主体图案由校名中“玉、泉”两字的大篆体演化而成,构成“德如玉、智如泉”的办学追求。

2、整体图案由左右两半“玉璧”相合,构成“璧合”的式样,凸显出学校“玉不琢、不成器”和“精雕细琢、终成大器”的校训文化与精神。

3、闪闪的六颗星星,表明学校实施的“玉泉学子追星计划”,让学生不断地去获取“校星”,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和发展,体现对学生点滴成功的赏识和激励;六颗星还寓意着玉泉学子在玉泉小学六年的求学生涯和心身健康成长之路。

4、校徽由蓝、绿、红三色构成,既体现了学校颜色是“玉绿、泉蓝”,又代表了构成玉泉小学军旅、航天和科技三大文化元素。

5、泉水喷涌而出的两朵浪花,是玉泉学子的智慧之花,需要学校和家庭两个活水源头的浇灌与培育。

6、对应的“北京玉泉小学”汉、英校名,标志着是一所实施双语教育特色的学校。

 

 

            http://s1/bmiddle/46e07367gc0887e653ee0&690
      

                               北京玉泉小学形象大使 

“玉玉、泉泉”说明: 

一、正向我们走来的律动、活泼、幸福的玉玉和泉泉,代表着北京玉泉学子“文静、优雅、风度翩翩”的良好形象。 

二、玉玉,是玉的汉语拼音声母“Y”的变体,泉泉,是泉的汉语拼音声母“Q”的变体,展现出玉泉学子“德如玉、智如泉”的精神风貌。 

三、玉玉,头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如意”花纹,蕴涵着“玉如意”的愿望与祝福;胸前戴着圆圆的玉佩,是“玉不琢、不成器”的校训写照;采用翡翠绿,是碧玉的“君子比德如玉”的透射与化身。 

四、泉泉,头饰是朵朵清泉的浪花,寓意着不竭、涌动的活水源头;胸前是一滴圆润的清泉,昭示着清澈、活泼、自然的品性与气质;采用深邃的海蓝,希望玉泉学子拥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像泉水一样清澈不竭的智慧。 

五、玉玉和泉泉,没有男孩、女孩之分,只是拉起小手的两个亲密小伙伴,在幸福校园里幸福成长,体现出共同研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民主平等对话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校风。 

六、玉玉伸出的大拇指,是“我最棒!”的赞赏教育;泉泉伸出的两个手指构成的“V”,是“胜利”的英文缩写,是“我能行!”的自信教育。赞赏教育和自信教育是幸福教育的核心要素,构成“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

                        http://s9/bmiddle/46e07367gc088837a6268&690

                北京玉泉小学吉祥物——蚂蚁      

 蚂蚁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生物之一。它们的足迹几乎遍布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它们有一套简单、实用的哲学。正是这一套哲学让蚂蚁家族永远繁荣昌盛、生生不息。 

第一部哲学:团队合作。团结就是力量,10多只团结一致的蚂蚁,能够搬走超过它们自身体重5000倍的物体。 

第二部哲学:永不放弃。如果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会立刻寻找另一条路:要么翻过或钻过障碍物,要么绕道而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第三部哲学:未雨绸缪。刚入夏天,蚂蚁就开始储备冬天的食物。这样在万物凋敝的冬季,蚂蚁同样可以丰衣足食。 

第四部哲学:满怀期待。整个冬天蚂蚁都憧憬着夏天。在严冬中,蚂蚁们时刻提醒自己严寒就要过去了,温暖舒适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 

第五部哲学:全力以赴。蚂蚁在整个夏天会为冬天竭尽全力地储备尽可能多的食物。 

这就是蚂蚁的哲学,也是我们的哲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