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过你,他就亮着
(2014-10-02 09:50:02)
标签:
娱乐张贤亮绯闻作家王蒙 |
分类: 观星 |
一直陪伴我成长的作家,如晚秋之树上的落叶,开始凋零。汪曾祺、林斤谰、高晓声、陆文夫、路遥、陆星儿、史铁生,还有现在的张贤亮,都悄然离去,怎不让人唏嘘?!
当代作家中,我特别钟情张贤亮。窃以为,大彻大悟、潇洒自如、口无遮拦、从心所欲的作家,览观域内,有几人欤?唯张氏贤亮也!他是活得真实、血肉丰满之人,他坦荡、率真,是不遮不掩,或者是遮掩得比较少的人。
曾经是阶下囚,受过大罪,而后成耀眼明星,享过大福;曾经一文不名,饥肠辘辘,而后腰缠万贯,大腹便便;曾经靠摇笔杆子以求名,而后摇身变为文化商人。一个复杂的人,一个不很“清白”的人。张贤亮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荣辱两分,苦乐参半。他有许许多多的缺点,但谁也不会否认,他是拓荒者、弄潮儿。
在大家忌讳谈性的时候,他就有滋有味地大谈特谈,大写特写。从《绿化树》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再到《青春期》。他在自己的好多作品中反复强调“我早年有性苦闷”。一谈性,他就兴奋,就刹不住车。记得2003年9月,中国海洋大学举办王蒙作品讨论会,作家张锲说:“王蒙是一位没有绯闻的名人。”张贤亮则说:“作家怎么能没有绯闻呢?没有绯闻怎么能够成为一个作家呢?”接着话锋一转:“王蒙……当然不需要绯闻了,他已经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女性,足以涵盖一切的女性。如果一个男作家被女性所冷淡,所拒绝,所欺骗,再没有一点点绯闻,怎么行呢?”半真半假的调侃,随意率性,让人莞尔。谈性写性,果然就有了绯闻,比如他跟香港明星宫雪花的八卦新闻就出来了,包养情人的绯闻就出来了。他不解释,不辩驳,让自己的名字在绯闻中传来传去,这就是张贤亮的狡猾之处。
在大家忌讳谈钱的时候,他却有滋有味地谈,不但谈,而且在大把大把地赚,赚成了富翁。他的名言是:“除了人格和良心,什么都可以卖!”他卖自己,卖朋友,甚至出卖荒凉。我记得他曾经在《文汇报》上为自己的作品做广告,当代作家,为自己的作品做广告的,张贤亮是第一人。纯粹的作家在“咀嚼荒凉”,而张贤亮是直接“出卖”,宁夏西部影视城,就是“出卖荒凉”的杰作。《牧马人》《红高粱》《东邪西毒》《大话西游》等电影就拍摄于西部影视城。周星驰的盔甲、张艺谋的球鞋、陈红的裙子,谢晋的照片、巩俐的片花、王思懿的录像等成了“卖点”。张贤亮卖什么?卖朋友,卖朋友的什么?名气。你没有名气,就没有人气!没有人气,就没有“财”气。张贤亮逮着什么卖什么。2005年,张贤亮将几滴黄河水注入葫芦形小瓶子,再系上中国结,放在自己创办的影视城里售卖,价格为人民币10元一瓶。说白了,卖来卖去,其实是卖自己,卖自己的智慧。
张贤亮干啥,都惹争议,而争议的焦点,就是他的惊世骇俗的言行,就是他的高调,他的张扬的个性。某些思想钳制和美学禁忌,在他那里是失效的。
时代的大河,无情地冲击着他,冲刷着他,他如一粒石子,在浪花里翻滚。但他没有像鹅卵石一样被磨得光滑,而是顽强保持着自己的棱角,保持着自己身上的花纹,他把血泪渗透到内里,然后以笑脸示人,以玩世不恭示人。
一个死过一回的人,一旦活转来,要么沉沦,要么安于平庸,要么奋起。张贤亮没有一味地怨天尤人,没有一味地感时伤世,不等不靠,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唱自己的歌,即使唱得变了调,唱嘶哑了喉咙,也不在乎。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不愧是写出过《大风歌》的人,这样的人不当“右派”谁当?
总觉得张贤亮是年轻的,他怎么会78岁了呢?他怎么会是老年人了呢?而现在他去世了。按说,78岁去世,也算老人了。但是总觉得78岁的张贤亮不该走,为什么有此感觉?因为他的文字,他那富有青春气息的文字。那滚烫的文字,激活你麻木的神经,那文字,就不是死的,是亮的。
真正的作家是一盏灯。亮了,灭了;灭了,亮了。影响过你,他就亮着!你不认识他,但不妨碍你与他一见如故,与他心性相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