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东莞电影电视艺术协会成立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5-12-21 09:04:0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下午好!今天东莞影视家协会正式成立了,首先表示热烈祝贺!

    东莞的民间影视力量活跃,却一直单打独斗,没有组织,我们亟需有这样一个协会把大家团结起来,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我被聘为协会的顾问,感到十分荣幸!因为我是真正的电影发烧友,从小喜欢看电影,大学论文写电影并发表影评,走入社会虽一直在媒体工作,但一直喜欢看电影坚持写影评,我更愿意将自己定位为影评人。

    对于东莞的影视发展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为什么这么说?

    从好的方面看,首先市场很好。中国票房每年以40%左右的幅度增长,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广东票房已经连续13年雄踞全国之首,与第二名相差10多亿,皆因广东有深圳与广州两大超级城市,只要深圳不独立,广东的优势还将延续。东莞在全省仅次于深圳、广州排第三,且为全国地级市之最,说明东莞人非常喜欢电影。

    其二,政府态度积极,重视电影。电影扶持政策早已出台,吸引许多公司来东莞注册与拍片。政府还通过微电影评奖活动促进影视发展。政府也投入不少钱拍电影,如今年政府主导下推动《袁崇焕》《蒋光鼐》《激赛》等影视片的拍摄。说明东莞市政府希望借助最大众化的艺术手段推广东莞形象!

    其三,东莞民间力量活跃。本地许多老板舍得投资试水影视,东莞影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并拍摄了大量的电影电视剧,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像王虹虹的动漫在央视频繁亮相,有相当知名度。

    其四,影视氛围浓。东莞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剧组在此拍戏。大量的电影人在此活动。不少面向影视艺术的培训机构十分活跃,为东莞提供了影视人才及技术的保障。

    然而,为什么又说坏时代呢?

    首先,缺乏质量高,口碑佳,影响大的东莞制造的影视作品。没有类似像《乔家大院》《温州一家人》这样对区域品牌有明显推广宣传作用的作品。反而劣质产品成堆。东莞不缺好题材,比如类似当年轰动一时的《外来妺》等打工题材,比如最能体现东莞特质的逃港者题材,等等,我们没有人扎扎实实从本土文化中汲取营养,挖掘精彩。

    其实,东莞是被妖魔化的城市,东莞在中国电影中的形象不佳。比如贾樟柯获国际大奖的《天注定》关于东莞部分涉黄;比如香港电影《一路向西》虽未点东莞,大家都认定东莞;韩寒的畅销电影《后会无期》中的东莞人是个骗子,等等。作为东莞影视人,我们有责任与义务为我们生活的城市正名,为东莞加油!

    其次,东莞是个不专业的市场。体现在我们专业人才的溃乏,有实力的专业公司的短缺,政府与商家对影视投资的不专业,等等。

    再者,东莞是被忽悠的市场。大量来自“北方的狼”到东莞揾食,造成有头无尾的“烂尾片”一再上演,价高质次的烂片屡屡出现,拍完了播不好的现象时有发生。

    忽悠令“外来和尚好念经”的意识根深蒂固,大量投资被浪费,对本地影视企业扶持较弱。

    此为东莞独有的现象,污染了东莞影视市场,如此下去后果很严重。会使东莞人听说拍电影的就想到“忽悠”二字。对东莞影视市场健康发展不利。
       
    最后我想说说协会成立后可以做那些事?

    一、年度总结颁奖。包括出一套《东莞影视报告》。今次座谈会有胡磊写的报告,虽然匆忙,很有价值,开了好头,今后每年出一份,图文并茂,装桢精美。每年评选东莞影视榜,并举办年终颁奖典礼。

    二、开办专题研讨会。可针对一些剧本进行 讨论;针对一部影视剧开审片会,等等。通过集思广议,评头论足提升水平。

    三、引入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的影视颁奖进东莞,如年度十大票房冠军颁奖,年度十大处女作颁奖,等等。

    四、建立与培养东莞影评人队伍,设置东莞影评人的电影榜。

    五、强化宣传推广。建立自己的网站、APP、微信公众号,宣传东莞影视动态。

    六、开设影视培训班,培养影视基础力量,等等。

    总之,可为的事情很多,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2015一12一19
                                                        东莞文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