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领导、各位战友、兄弟姐妹们:
大家下午好!因为清明节的缘故,本来早该开的季度工作会议推到现在。上周我们评出一季度的优秀作品,在此对获奖的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
下面我简单总结一季度的成绩。
一、采编亮点多
常委常表扬
一季度采编团队在人手吃紧的困难条件下,出了许多优秀的报道和策划,今天获奖的许多作品以及我们策划的一些活动,都得到过常委、宣传部长的表扬。比如二月举办的“平安回家”活动,常委批示,认为该活动连续办了几年,实体工作和宣传工作效果都很好,深受欢迎,应推荐给省、中央媒体;“3.26”报庆特刊“七彩东莞”常委认为契合东莞创建文明城市的氛围,并提出当天全市文明会议派送到会场;3月27日,潘常委在当天慈善新闻《微信直播受助信息,获爱心款72万》上批示:今天东莞时报连续发掘刊发了两件市民自发救助困难家庭的东莞好故事,有力证明东莞是文明城市、友善城市,有效传递了正能量,也证明东莞时报的确是温暖报纸,值得表扬!得到常委表扬;我们为七周年报庆策划出版的《口碑东莞》一书也获得常委首肯,让外宣办买了200本作为对外宣传的礼品。
二、经营守得住
报庆大丰收
在纸媒如“王小二过年”的大环境下,本报经营业绩还算不错:一季度广告应收款与去年同比增长5.59%,尤其3月应收同比增长25.76%,实收总额增长8.62%。“3.26”报庆特刋收入257万,比去年150净增107万。党组特别给予了奖励。
如此令人意外的好成绩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广告部门的努力,他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中国好声音”项目就拉动上百万收入,完全属于新的增长点;同时采编对经营的拉动更给力了。刚过完年,时政部策划,团贷网赞助的活动“创业东莞,赢在好项目”拉开帷幕,吸金几十万。报庆特刋镇街支持力度远超去年,佩函他们走了10多个镇街做工作,成效显著。
三、重视新媒体
微信有起色
以往我们对新媒体重视不够,一季度我们重点抓了我们自己经营的微信号。包括开了几次会,对微信号重新定位,指派专人负责,并制定了发展计划。以前比较强势的微信继续保持,如虎门微信;有的号从半瘫痪状态变得活跃了,如东莞时报读者俱乐部;有的专门成立采编与广告共同参与的项目组,如金商微信;有的本已申请了微信号却没运作的开始动起来了,如摄影部的拍客和视觉部的东莞8号公社等;此外时政部与日报合作的创业帮也上线了,势头不错,一开始就有上千粉丝。
另外,文体部与东莞时间网共同运作东莞电影公社达到了资源整合的效果,既丰富了内容又活跃了线下活动。
四、团队人少了
士气未低落
虽然团队在减员,但留下的战友们精气神还在,工作状态与工作质量未减,我们出了很多精彩的作品与策划,刚才获奖的作品就反映了我们的实力。这次评选季度奖,候选作品水平高,往往难以取舍,说明我们团队的实力。
对下来工作提几点希望一一
一、提振精神
保持信心
新媒体时代纸媒衰退,人员流失的大势会给我们带来阴影与压力。对于地市级媒体来说,船小好掉头,又有政府资源可依赖,只要我们足够努力,完全可以生存下去。像今年我们的经营状况比预想要好。
其实所有媒体都有压力,许多所谓的新媒体也变成了传统媒体,如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也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即便现在风光的媒体不知何时也会衰落。传统纸媒有政府依靠,只要我们不断挖掘我们的潜力,利用好我们的资源,我们就能坚挺下去。比如我们对商会、协会资源的挖掘,就是成功案例。
在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今年采取了采编绩效与广告业绩挂钩的新的考核体系,有的记者不适应,甚至有消极情绪出现。我觉得不应该。我们收入只有28%挂钩,日报早已采取此方式,我们没理由不适应。
二、开拓创新
争取佳绩
经营越艰难,越需要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今年报庆特刊镇街广告不错与都市部强化了服务有关。广告部“中国好声音东莞海选”项目吸金力强也是寻觅新渠道的成功。我们还有许多蓝海需要我们去寻找。比如工业游项目、厚街四方汽车城项目的策划、金商项目、地铁报项目也要有新思维、新办法、新的盈利模式。
三、一专多能
发挥潜力
现在集团采取减少分母战略,人员只出不进。客观上加重了我们现有人员的压力。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挖掘潜力,解决问题。如内部挖潜,办一些不需要采访力量的版面,中层骨干业务加码等,此外学会借助外力。
四、重视新媒
强化执行
我们一定要重视新媒体。以往我们只停留在口头上,下来要强化执行力,不能光说不练。我们借鉴日报办法,每月拿出一笔钱对经营得力的微信进行奖励。
五、力戒懒散 提高效率
我们队伍依然存在懒惰应付,效率不高,责任心不强,执行力不到位等问题,比如学习周刋议了很久迟迟才定等等。我们还是要强化效率意识。
战友们,让我们振奋精神,保持信心,携手共进,为东莞时报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谢谢大家。
2015一4一1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