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莞城的东江支流博厦河畔,原东莞供销合作联社下属公司设立的,储备农用生产资料及土特产的中转仓库,经过设计师点石成金,华丽转身为东莞文化创意产业园:工农8号。
工农8号占地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由23座砖木结构仓库自北向南依江而建,800米的亲水江岸风光旖旎。
用传统与现代并举,古老与前卫齐飞形容之似不为过。
与工农8号一江之隔的不远处有个下坝坊。
下坝坊最初由一群设计师、音乐人、艺术家、收藏家相中,开始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开设一些特色清吧及餐饮。2011年下半年之后越来越旺,吸引一批淘金者疯狂涌入,60多家餐厅酒吧陆续诞生。一些村民见此地人气足,纷纷在路边开临时摊挡,卖烧烤、牛杂等。文艺人、商家、村民三个不同“圈子”在此混合较量,有些杂乱无章,失却了最初的模样。
由民间自发形成,自生自灭的下坝坊自然管理为短板,违章搭建、消防隐患、租金高涨、恶性竞争、商业味浓、文艺褪色、公共设施短缺等乱象与问题凸显。许多进驻下坝坊的商家难以挣钱而怨声载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最初的兴奋与光顾,到后来的失望、垢病与远离。我认识一位第一批进驻此地的音乐人,后来他选择离开。他说:商业化消解了“慢生活”,他原来想在此设工作室,喜欢静,而现在太喧嚣了。
下坝坊迅速地热闹,说明我们的市场太需要类似的休闲观光场所了。
物质丰富的城市需要文化品味的提升。白领阶层的剧增需要新一代满足精神消费的乐园。“扫黄”后的东莞自然也需要健康的休闲项目填补。
下坝坊可谓应运而生。而管理的失范又使这里沦落为越来越庸俗的酒吧餐饮商业街。
工农8号显然会吸取下坝坊的教训,刻意打造真正的集画展、论坛、影像放映、创意市集、音乐演出、舞台艺术为主导的文化创意园。他们严格考察、控制与筛选入驻商家,保持定位与品味,宁缺勿滥,绝不“有奶便是娘”。
我留意到东莞首家潜水俱乐部在此落户,台湾的生活艺术家廖伟宏先生以及本地著名艺术家将进驻。
未成曲调先有情。工农8号还没有正式亮相,已经在此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比如高校模特大赛、东莞首届文创发展高峰论坛等,尤其今年1月23日至29日举行的首届设计周,影响力强,已使工农8号声名远播。
我们有理由对工农8号的未来充满期待,不信走着瞧!
投资工农8号的中天集团为有实力有责任感的本土企业,很早便开始文化创意版块的开发。2012年成立广东中天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专注创意产业开发与运营,通过改造废弃仓库与工厂,先后创办了天宝创意谷、联丰创意谷、工农8号、769文创园等四个品牌项目。
文化创意园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城市品味的标志。2011年的东莞提出建设文化名城的战略目标。文化名城需要时尚的文化设施,更需要文化名人的安营扎寨。中天集团为我们城市的升级换代与文化提升增了光添了彩。
在工农8号与下坝坊附近除了有下坝坊,还有岭南四大园林一一可园,有岭南画院,有莞城美术馆、有文化周末、有市文联与市文化馆,市文化馆有非遗文化展馆,还有万江政府与广州美术学院联合打造的岭南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正好形成东莞的文化创意产业片区。政府应该加强统筹力度,强力扶持。从而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精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