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记者赵宏杰一一《从三元路8号出发》序

(2015-01-12 11:24:43)

                          好记者赵宏杰一一《从三元路8号出发》序

   

    宏杰要出书,嘱我写篇序,欣然应允。
 
    书有意义
    《东莞时报》创办六年有余,每年都会将年度优秀新闻作品结集出版,也会将一些优秀的专栏、专版、活动以专题方式结集出书。比如石常青的情感故事专栏,出过一本书叫《东莞相信眼泪》;比如《东莞时报》的版式,择优录取评析出书《色即是空》;自2011年始,我们每年举办温暖东莞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总结三届活动的《温暖东莞的力量》一书,已于今年3月26日面市。
    而由《东莞时报》记者叙述自己在报社职业生活的专著,此为第一本。
    很有意义,值得祝贺!
 
    勤能补拙
    宏杰是《东莞时报》创刊之前加盟的,算得上元老。若说他为《东莞时报》最优秀的记者,没几个人有异议。
    新闻人用事实说话。
    小赵发稿量大,质量高,属于《东莞时报》获奖专业户。
    从创刊到现在,他几乎年年拿东莞好新闻一等奖,2011年他同时拿过广东新闻奖的一等奖和二等奖,这也是目前《东莞时报》唯一的一个广东新闻奖一等奖,这一纪录至今尚无人能
够打破;报社内部的奖项更拿到手软,不再赘述。
    其实,一开始宏杰基础并不好。
    他非科班出身,16岁高中未毕业当兵一干就5年,文化功底不可能太强,虽然在部队搞过宣传,但写作能力与写作风格,与正规化的都市报新闻报道还有较大的距离。
    当年新创办的《东莞时报》在全国范围内招聘,应者如云,有在省级都市报历练过的,有来自全国著名院校的,本科硕士应有尽有,他一个不知哪里弄来的大专野鸡文凭,又无市场化媒体专业经验,还是部队出身的宣传员,的确缺乏竞争力,按惯例第一轮就会被刷掉的。
    然而,他登门找我,表达恳切渴望之情,让我充分感受到他的执着与真诚,似乎不给这个年轻人考试的机会,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现在回头想想,当年的选择真的无比正确!否则,《东莞时报》真的少了一位优秀的记者!
    小赵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勤”。他非常勤快、勤劳,做事不偷懒,尽心尽力。
    他刚开始分去跑热线新闻,为了找料,他主动值班接热线,主动找领导要线索,主动交朋友寻猛料,且绝不挑肥捡瘦,什么内容、题材都涉猎,别人不愿跑的他抢着跑。
    他也不怕辛苦,无论路再远,只要有新闻,他在所不辞。据我了解,宏杰结婚的第二天晚上,接到一个读者的报料,他二话没说,便奔赴采访现场,采访时还配合消防官兵一起救人,敬业态度由此可见。
    所以,他的上稿量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年,仅人物专访稿就上了70多篇;隔行如隔山,但他还凭一己之力出过体育特刊;另一个骗财骗色的系列报道,宏杰坚持追踪了一个月,且跌宕起伏,趣味百生。
    正所谓勤能补拙,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宏杰虽然基础差,但因为勤快,他掌握的新闻线索多,为他报料的朋友也多,上报率自然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其实,有不少记者专科出身,文字功夫好,底子比小赵好,却因懒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业绩反而不及宏杰。
    小赵为许多文凭低却凭努力上位的优秀者树立了榜样,当然,小赵也是众多高学历人才的榜样。
    勤奋是一种态度,态度决定一切。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一滴汗水换每一个成就。
    对于宏杰来说,家境贫困,穷人的孩子早立志,早当家,加上部队磨练出来的坚强意志与坚韧品性乃其勤奋的源泉。
    勤奋,激发了宏杰过人的新闻天赋,勤奋令其业务猛进,左右逢源。
 
    一专多能 
    《东莞时报》倡导与践行专业主义,所以,《东莞时报》的记者成长快,常常被名报名刊相中挖走。
    六年来,离开报社的人,完全可以再办一份《东莞时报》,我们成了名符其实的新闻界“黄埔军校”。
    小赵也因早早崭露头角也被一些大报看中,并许以优厚待遇。
    或许,《东莞时报》带给他太多的荣光,或许他为这份报纸倾注了太多心血,或许他热爱这个城市,他有感恩之心,他选择了坚守。
    小赵在新闻报道的专业,不仅体现在稿量大,质量高,获奖多。还在于他对监督报道的把控。
    做新闻的人都知道,舆论监督难。首先采访难,一般情况下,采访对象不配合,会百般阻挠,难以拿到第一手货真价实的材料;同时,采访记者还可能会有糖衣炮弹的利诱,也会被威胁恐吓,甚至遭遇皮肉之苦,打记者事件屡屡出现就很说明问题;监督稿件容易引发非议与官司,采访必须严谨慎重;监督报道也极易因各种原因胎死腹中,让记者无功而返。所以在中国做一名优秀的调查记者很难。
    当过兵的小赵是好样的!
    每每交给他的监督新闻任务,他从不计较得失,总能千方百计,保质保量完成,以至于后来有“难啃的骨头”总会想到派小赵出击。
    2011年3月,他报道凤岗一家民营医院收天价医药费、仍然致人死命之新闻,虽遭遇各种威逼利诱仍然不为所动,千方百计找到猛料,调查出核心事实,顶住压力发表出来,引起轰动,央级媒体纷纷前来报道。类似的案例不少,比如讲述暴力抗法的《他们凭什么这么牛?》,广本4S店弄虚作假的《寮步凯润东城车行真狠五辆被撞车当新车卖》等等。
    小赵的监督报道从未引发一起官司,也没有接到对相关报道的投诉,说明小赵调查之认真,把关之到位,所谓专业主义由此可见一斑。
    新时代的记者应该一专多能,应该做复合性人才。小赵不仅写稿、调查能力强,策划能力也了得!
    自2011年起,每至年底,我们会推出“温暖东莞的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活动:从全年报道的体现人性光辉的新闻人物中,筛选最突出最有价值的人物,通过专家评点、网络投票等手段,评选十佳,并进行整体包装推介宣传,最后进行隆重的颁奖仪式。
    该活动已成为《东莞时报》的品牌活动,而活动从创意、组织、拉赞助都由其一人包办,可见小赵之能量。
 
    融合融通 
    我认为一名优秀的记者,还需要有“融”的能力,即要有与环境融入的意识,包括与采访对象融通的能力,与团队的融合能力等等。作为像《东莞时报》这样的区域性媒体记者,更需要此种特质。
    我们提倡做环境友好型报纸,实际上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有理性、建设性的意识,必须对我们所生存的城市充满爱意与善意。
    小赵作为地市级媒体记者,对东莞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对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有着阳光般的温暖。他的采访对象很多成为了他的朋友,成为工作和生活中互为支撑关爱的挚交。
    2011年11月东城发生毒气泄露事件,3位民工下井作业中毒。小赵从这个负面新闻中挖掘出民警李结华救人的正能量,并将其放大。
    负面新闻正面做,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及表彰,最终使李警官成为全国英模,为东莞树立了平凡的英雄。如今他们早已成为莫逆之交。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像黄江的“拥军妈妈黄莲开”,由小赵长篇报道后影响很广,同时小赵与黄家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为了宣传推广拥军模范,小赵还不遗余力利用各种资源为黄妈呜锣开道,今年黄妈妈再获“中国好人”、“南粤巾帼十杰”等殊荣,这里面都有小赵一份功劳!
    说实在,如果没有对我们生活的家园发自内心的爱,没有对周围朋友深入骨髓的情,没有积极拥抱生活的阳光心态,宏杰他不会刻意张扬正能量,不会帮助朋友变得更加优秀。
    我真希望《东莞时报》队伍里,多一些像宏杰这样的员工。
    我也真希望媒体圈里,多一些像赵宏杰这样的专业主义者。
    是为序。

 

 


                                      2014年10月于东莞
          作者谭军波系国内著名发行人、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副社长、东莞时报总编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