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好想你,我在夜里呼唤着黎明……”
一曲缠绵悱恻,哀怨忧伤的《真的好想你》曾打动无数歌迷的心而被广为传唱。其词作者为著名音乐人杨湘粤,我的老朋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与九十年代初,我在《南方周末》当娱记,适逢岭南歌坛异常繁荣。一批优秀的音乐人与歌手在广州聚集,诞生一首首走俏市场的流行曲。如《涛声依旧》《弯弯的月亮》《一个真实的故事》《信天游》《真的好想你》《让我轻轻的告诉你》《牵挂你的人是我》《晚秋》《等你在老地方》《大哥你好吗》《爱情鸟》《蓝蓝的天,蓝蓝的夜》《我的爱对你说》《寂寞让我如此美丽》《你在他乡还好吗》《小芳》《一封家书》《大花轿》《九月九的酒》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至今仍是卡拉OK热门的曲目。当时与岭南歌坛分庭抗礼的北京,似乎只有摇滚与晚会歌。
杨湘粤属于岭南歌坛的代表人物。
岭南歌坛的热闹离不开媒体的推波助澜,广东电台模仿香港电台举办打榜活动,每周对原创歌曲排名,每季推十大金曲,每年进行隆重的年度十大金曲颁奖晚会。知名品牌企业鼎力支持,有影响的纸媒均为其鼓与呼。那个年代的娱记不似当今的狗仔队,我们对隐私不感兴趣,更关注正能量。所以,许多音乐人与歌手和我们都成了好朋友。
后来,李海鹰、毕晓世、张全复、捞仔、火风、光头李进、李广平等音乐人,毛宁、林依轮、陈明、林萍、甘萍、李春波等歌星扎堆北上,但仍有杨湘粤与陈小奇、陈洁明、朱德荣、陈珞、解承强等音乐人选择了坚守。
这些年,杨老师在东莞活动多,为东莞各镇街创作歌曲,组织晚会,担任音乐总监及评委,忙得不亦乐乎。去年市政府强力打造并推广的《中国梦》就源于他的创作。
今年1月16日夜,东莞市文联二楼礼堂歌声飞扬,“梦圆东莞——东莞市十佳原创流行歌曲颁奖晚会”在此隆重上演。头发灰白,精神饱满的杨老师应邀担任评委,并在现场接受主持人的采访,他说了一番热乎乎的话儿。
他首先帮我卖广告,说除了我,在座的军波老总也见证了岭南歌坛的辉煌,他当年属于非常优秀的娱记。接着话锋一转道:今天的歌曲和晚会质量并不比当年广东电台举办的十大金曲差。我感觉广东流行音乐的重心转移到东莞了!
此语分量重!我觉得受之无愧。当晚获奖歌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歌手亦颇具实力,集中展示了东莞歌坛的水平。
其实,东莞歌坛聚集了一批有才华的创作人与演唱者,创作了不少有影响的歌曲。如东莞文化馆副馆长、国家一级作曲家崔臻和,其与杨湘粤合作的《中国梦》刚拿了全国大奖。塘厦有个全国闻名的打工歌曲创作基地,其代表人物,塘厦文体局副局长赵建华形象帅气,声线颇似张国荣。其创作的《脚印》刚刚斩获中国金钟奖最佳作品奖。大岭山镇还有一位代表全省参加全国青歌赛的歌手李勤,央视专门来免费报道过。
东莞政府非常重视歌曲创作。各种晚会与歌唱比赛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塘厦有打工歌曲创作基地;樟木头镇有双拥艺术团,创作军旅歌曲;凤岗、清溪等客家镇常举办客家山歌创作与大赛;不少镇街请国内著名音乐人创作镇歌,如麻涌的《香飘四季》,东城的《走向幸福》,虎门有《虎门镇歌》,大岭山有《大岭山之歌》等;东莞市早有自己的城市歌曲,各镇街也都创作了不少自己的镇歌、厂歌、村歌等等。早几年去长安镇,其卡拉OK都有歌颂长安镇的原创歌曲可以点唱,镇领导陪客人,自己带头唱自己的歌,令人叹为观止。
东莞民间力量也很生猛。知名电视连续剧《蜗居》主题曲《我想大声告诉你》的作者魏文超一直待在东莞。他周围有一批年轻的音乐创作者与歌手。他也创作了不少优秀的歌曲,如《爱上东莞》《理想0769》《女神的面纱》等,非常好听。
东莞其实有很多好听的歌,如吴群代表作《东莞不相信眼泪》,最近一帮年轻人创作演绎的本土歌曲《莞城仔》在网络上非常火……
东莞每年都诞生不少好听的原创的歌曲,就像散落在民间的一粒粒珍珠。亟需一条红线将其串联起来。那么每年搞一次十大金曲评选如何?对东莞的优秀歌曲进行全面集中筛选、梳理、总结。对东莞歌坛的促进与发展绝对有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