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观察·莞谭——东莞冒出几家社区报

(2014-01-16 18:12:46)
分类: 文化观察之莞谭

      留着胡子的张浩少年老成,颇有设计师的范儿。他是我同事,东莞日报编委、视觉总监,此外还自己经营美编之家网站。他属于国内一流的媒体包装师,引领风气之先。

      2004年,他曾在长春《巷报》待过,《巷报》曾为国内最早提“社区报”概念的报社,之所以说概念,皆因其定位与都市报没啥区别,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区报。

      专家说,社区报就是“对某个特定社区的服务性与归属感”。社区报服务对象比较小众,内容以社区身边的服务信息为主,不理国家国际大事,针对性强,贴近性好;发行上以免费赠阅为主,虽然发行量不大,但客户目标明确,精准度高;从广告内容来看,主要以消费类广告为主,区域内消费场所比较感兴趣。

      社区报国外早已有之,国内迟迟登场,主要原因在于社区不成熟。随着楼市的蓬勃发展,大型社区在国内愈来愈多,镇街的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加上新媒体时代,传统纸媒的日子越来越难过,有压力才有动力。要生存要突围,社区报变成了探寻自救的一种方式,一种途径。

      近几年,忽如一夜春风来,社区报纸遍地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纷纷诞生“社区报”,二线城市跟着上,似乎“社区报时代”来临了。

      去年底,东莞一下子冒出了三份社区报。包括广州日报集团的东莞社区报,东莞时报的《东莞社区》,还有《锋尚》杂志社办的社区报。

      广州日报集团来势凶猛。他们专门成立了经营社区报的独立公司。去年3月18日同时开办两份社区报,即《大沥社区报》《清远社区报》,接着战火燃烧至肇庆、惠州、增城等地。去年12月27日又计划在东莞落地。作为本土主流媒体,我们需要应对,需要针尖对麦芒。于是紧急调兵遣将,确定选题,寻找赞助,半个月后,我们的社区报也选在去年12月27日对决亮相,效果还行。之前,一家私人公司虽然也出社区报,我们真没当回事,但这一次广州日报出手,且为全省布局,我们不得不防,不得不应战。

      其实,即便没有广州日报办社区报,作为市场化的都市报,也应该走社区报路线。在新媒体时代,读者阅报习惯早已被移动终端消融,没多少人买报了。报纸已成为小众媒体,作为都市报只能寻找新的出路。社区报自然是一种选择。

      有人说,社区报是一种过度产品,不值得做,我觉得属于伪命题,就像说,人迟早要死的,难道我们就不吃饭等死吗?当然不行。既然社区报可以让市场化媒体苟且偷生,那我们就应该尝试。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前年在虎门办的社区报《虎门新闻》去年已经收支平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