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东莞市交警支队负责人张绍培厚爱,让我担任他们的警务廉政监督员。今年12月13日,在支队总部开监督员座谈会,请大家对交通问题提意见与建议。我带头发言,并提了一个大家司空见惯的老大难问题:每逢周五和周日下午,属于家长接送孩子的高峰期,此时,平时交通顺畅的东莞便成大堵日。学校附近的路段常被塞得水泄不通。其实有的路段挺宽的,如莞城一中旁边的环城路,双向6车道,辅路也有两车道,竟也堵塞严重,有的车干脆在机动车道乱停乱放,造成人为拥堵,令人郁闷。
绍培兄回应:首先是家长的问题。他说,许多家长素质太低,总想把车停得离学校近一些,让孩子少走一点路,有禁不止,有令不行,交警执法难。为此,他们想了不少办法,做了不少努力。如请家长体验交警执法;请志愿者维持秩序;还积极与学校联系,希望他们错峰放学,开放学校内部停车场等。但有的学校听,有的也不理。他希望社会上多点呼吁,特别希望能让人大监督此事。治堵是综合工程,交警单方面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说到底,“接送孩子日大堵现象”反映了东莞市民交通意识、规则意识、协作意识淡漠,自我为主,随心所欲,缺少公德,缺乏自律,没有约束,不服管制的问题普遍存在。其实,也是一种小农意识的体现。
在东莞,不走人行道,随便穿行马路的现象大量存在;从第一国际穿越东莞大道到对面有条地下通道,但没几个人愿意走,许多人宁愿选择在飞驰的车流中穿行,哪怕险象环生;不理交通灯红与绿,随意违规行走比比皆是;从车窗抛撒垃圾的问题屡禁不止;出租车随便停车拉客现象到处可见……
仅从交通违规泛滥成灾,你就能感受到东莞人的素质问题。
东莞城市硬件够棒,人也够多,但素质确实不敢恭维。东莞从原来阡陌纵横的农业县转为高楼林立的地级市只有短短的20多年,本土市民大部分为洗脚上田的农民,来莞打工一族亦多为内地务农者。小农经济环境下成长的一代人长期形成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一年半载难以改变。即便遍地工厂,处处冒烟,即便昔日田间劳作的农民已成为生产线上的产业工人,人的素质的提升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漫长的过程。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作为生活于斯的东莞人,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城市,维护她的形象,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做一个有素质的东莞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