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观察·莞谭——小型艺术品拍卖会也精彩

(2013-12-10 11:11:37)
分类: 文化观察之莞谭

      上周五,《东莞时报》与福建园宝斋艺术机构联合举办了一场慈善竞买活动。参加拍卖的只有几十人,均为圈中好友及同事,上百件涉及玉器、国画、朝鲜画的拍品最终成交10多万元,均价不高,属于小型的艺术品拍卖会。然而,拍了东西的朋友们个个喜气洋洋,笑容满面。在正规玉器店里买要上万元的玉镯,这里只需一千多元;在别的地方买要过万元的朝鲜画,这儿才两千元;中国美协会员的国画作品,拍得价只有其标的的十分之一。正可谓价廉物美,物超所值。

      三年前,园宝斋在东莞开分公司,时常举办类似的小型拍卖会,我参加了多次,也拉了不少圈外朋友参加,大家买了不少东西,都觉值得。

      我曾问园宝斋主人——福州政协委员李靖先生:艺术品拍出大白菜的价格,不会亏本吗?他告诉我,其经营艺术品多年,早年买了不少石头,办过无数画展,积累了丰富的作品和人脉关系。即便低价出售也有赚,只是利润低点。但他认为东莞收藏市场需要培养,以低价方式吸引普通市民参与,逐步激活他们对收藏的兴趣与欲望,对艺术品市场未来发展有益。

      他的观点我赞同。

      与园宝斋“小拍”相对应,以苏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为代表的世界级、中国级的知名拍卖行举办的“大拍”,一件收藏品的成交价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那是富人的游戏,贵族的Party,阳春白雪的狂欢。一般市民百姓根本玩不起。而“小拍”,为下里巴人提供了“玩票”的渠道。

      恰似金字塔结构,“大拍”面向塔尖的有钱人,还应该有“中拍”“小拍”面向塔基不太有钱的人,这样艺术品市场才叫丰富多彩,才会良性循环。在西方,一般的家庭都喜欢挂艺术品。而在东莞,许多有钱的老板,家里挂的还是行画。当越来越多人知道欣赏艺术,懂得将家里的行画取下来换上艺术品,国人的文化素质才真正提高。而“小拍”使艺术品进入寻常百姓家,功不可没。

      有人对园宝斋不以为然,认为他们搞乱了市场,破坏了价格体系。我觉得许多画家狮子大开口,造成有价无市的现场普遍存在,低价让自己的作品进入更多的家庭有何不好?作为画廊经营者也只有低价策略才会货如轮转,实现良性运作。

      当然,像李靖这样有大量存货的实力派并不多。价廉物美的“小拍”在国内也不多见。

      李老师也有自己的烦恼。今年12月8日他受邀参加一家公司在厚街举行的品酒会,他将小型艺术品拍卖会植入其间,结果竞买者寥寥,几件东西都以几百元成交。一气之下,他撤拍了,并感叹:这些小老板的收藏意识确实差!在福建,随便都能拍到几千上万的。

      东莞人的收藏意识需要激活。

 

文化观察·莞谭——小型艺术品拍卖会也精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