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一游,寻代表城市形象与符号的标志性城雕合影留念,乃人之常情。
我们去美国,如果不到纽约与自由女神像合影,似乎缺少了什么,因为自由女神是美国精神的象征。
广州的标志性城雕首选《五羊石雕》,由著名雕塑家尹积昌根据神话传说创作设计,1960年4月竖立在广州越秀山木壳岗。记得中学毕业时集体到广州游玩,专门在五羊石雕前合影,它能代表羊城。除此之外,中山纪念堂广场上的孙中山铜像,海珠广场上的解放广州纪念像均为次选之景。
深圳也有公认的代表特区开拓进取精神的城雕——《拓荒牛》。由著名雕塑家潘鹤创作,1984年落成。
位于珠海番炉湾畔的《珠海渔女》(仍由潘鹤设计),1982年建成,属于中国第一座大型海边雕塑,它能代表珠海。
我们生活的东莞现状如何呢?
2007年,东莞理工学院曾对东莞的城雕进行调查,走访19个镇,城雕数超400件,平均每镇不下20件。然而,量多质差,真正予人留下印象的太少。
历史文化名镇虎门有许多体现鸦片战争题材的城雕,如虎门抗英群雕、林则徐铜像等。尤其1996年诞生于虎门广场的《较量》,以有力的双手折断烟枪的造型,表现一种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精神,颇具冲击力。
松山湖白色骏马群雕亦很有气势。
可惜类似能让我们驻足留影的城雕太稀罕了。
即便如虎门,城雕依然有欠缺:其历史题材丰富,现实题材短板。虎门乃中国服装产业集散地,其有意识打造时尚之都,然而以此为题材的现代城市雕塑几乎为零。其它的镇街,都有自己的传统历史文化,也有现代产业特色,为我们的城雕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理应多出城雕精品的。百花齐放满园春。多姿多彩的城雕能使我们的城市更有文化,更有魅力。
在我看来,东莞中心城区没有真正代表东莞形象与精神的城雕应为最大遗憾。
市委市政府所在的市民广场的大型雕塑《舞动的东莞》能代表东莞吗?升腾的红雕带体现一种向上的力量,可惜比较抽象,缺乏地域性与指向性,此雕塑似乎放在任何一个城市都行。
东莞的城市精神概括为“海纳百川,厚德载物”,非常精准到位,非常贴合东莞。我们的城雕应向其学习。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形成共识:篮球文化是东莞最独特的现代文化,应该以此题材创作现代城雕。
篮球代表一种活力,一种健康,一种和谐,值得倡导,也能体现当代的东莞精神。
东莞体育馆广场上有一个篮球的造型。据知情人士说,那根本不能算城雕。原来是一大花坛,中间摆放一些大玻璃球当装饰。2004年东莞获全国篮球城市称号,为留个纪念,把玻璃球换成篮球,其实,没有找设计师设计。
一个如此重要的地方,一个本应该很好设计的城雕,就这么草草应付,实在可惜。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据悉有关部门已在着手篮球城雕的征集创作,相信不久的将来,东莞一定能诞生让游客们驻足留影的,代表东莞精神的大型城雕。
加载中,请稍候......